邵斐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271100
摘要: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教师往往会强调学生对音乐旋律学习与探索,从而忽视节奏训练的重要影响意义。为确保学生能够将这种问题有效解决,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做好日常的训练指导工作,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索更为积极有效的课程教学策略方法,将学生对节奏感主体增强。音乐教学能够将重点与难点突出,学生在音乐学习期间就会更加具备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节奏训练;重要性及方法
引言
当前的小学生由于音乐认识面、接触面较窄,对于音乐中节奏的掌握程度不高等均会导致音乐演唱能力、乐感及音乐素养等收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加上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学生节奏感的教学训练,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节奏感较差,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停留在较低层面中,不利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音乐节奏训练的教学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通过强化培养学生节奏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把握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
一、节奏训练对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积极影响作用
小学音乐课程学习是从基础开始的,节奏感作为课程锻炼的基本构成环节,对教师的课程教学引导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日常教师利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能够将小学生的课程学习效率逐步增强,对控制教学进度、优化教学流程有积极影响作用。小学音乐教师致力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能力的引导,按照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帮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便可,如果课程内容设置过于复杂,一方面会出现超纲现象,另一方面也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音乐基础不足以支持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索。音乐教师利用合理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对音乐知识全面掌握,并确立良好的课程学习心态。而以往教师对学生的训练引导,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听、反复练习,长此以往就会削弱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音乐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显然是背道相驰的。音乐本身的展现形式就灵活多样,不能受到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束缚,而当学生能够在愉悦课堂学习氛围中,体会音乐课程所具备的无限魅力与奇妙特征,则节奏训练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课程学习兴趣,学生有自主学习探究的基本意识,后续的学习动力也能不断得到强化。
二、小学音乐教师开展节奏训练的方式方法
(一)利用朗诵诗歌的方式开展音乐的节奏训练
在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和发挥诗歌的节奏感、意境美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以朗读诗歌的形式展开丰富的联想及节奏意识的培养。在这一诗歌朗读节奏训练过程中应让学生感知节奏,重视诗歌中的节拍,教师可以为学生打节拍,让学生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直观、准确地掌握朗读的节奏,感受节奏的意境,提高学生音乐学习中的认知水平和把握能力。在诗歌朗诵的节奏教学之后可以给出一首曲子,让学生自主分析其中的节奏,并尝试用手拍打节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让学生不怕犯错,积极融入节奏的练习中去,获得更多自主学习节奏的乐趣和感知,提高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二)课堂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设置
小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期间,很难保持一种长时间的专注,所以就会影响自己的节奏训练效果。而小学生本身就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天性喜欢玩闹,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与优质欲望。教师在设定当堂的课程教学目标期间,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发现其中有关于音乐教学的内容都极富张力以及感染力。
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节奏训练期间,需要从学生发展需要入手,以学生的思维进行教材内容的剖析,则最终应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满足小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明确课程教学应该达成的目标之后,做好理论性知识的趣味演绎,当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此时对学生的节奏训练就会更加具备针对性与有效性。教师需要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前,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集体参与性的节奏训练能够将节奏教学任务顺利推进。常见的是教师播放相应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自由摇摆。或让学生一边播放音乐并一边进行动作模仿,学生在课堂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增强,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之下,游戏活动能帮助学生增强节奏感。
(三)融入生活理念,培养学生的节奏意识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每一堂课,真正用心去感受音乐,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深入接触音乐节奏。例如,汽车鸣笛、夏天蝉鸣、流水声……要用心去体会这些声音,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个节奏可以融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生活所带来的愉悦感。同时,学生从生活中选择那些流传甚广的乐曲,例如,动画片主题曲、民谣等,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儿歌来学习节奏,会让整个训练活动变得更加的简单且具备趣味性,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模仿,逐渐认识到节奏在生活中的应用技巧。孩子们对陌生事物总是抱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且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如若教师将生活理念和节奏训练结合在一起,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动物唱歌》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动物声音为核心,展开趣味性、生活性的节奏训练,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到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含义。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进行节奏导入,今天家园中的小动物举办了一场非常优美的音乐会,前来参加的有小狗、小鸡等朋友,这些小动物为了在音乐会上获得最满意的演奏效果,正在为演唱练声,教师出示课件:小鸡是XXXX︱XXXX(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而小狗是XX︱XX(汪汪汪汪)。其次,学生看着课件中的小动物开始练习节奏,教师则是要做好恰当的引导,讲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演唱技巧,顺便提醒学生,拍击双手的时候,一定要将节奏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内。最后,小狗和小鸡准备一同演唱一首歌,它们又是如何演唱的呢?教师组织创编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结束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是经长时间的节奏教学实践与研究结果,如果把一种教学方法比作一把钥匙,那么,在所有方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名字叫‘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知”“好”“乐”三境界中先贤孔子更强调了兴趣的重要作用。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和骨架,学生良好的节奏把握意识、扎实有效的节奏表现塑造非朝夕之功,然而找到点燃学生节奏学习的趣味火种,引导其将这种兴趣内化为不断深入与进阶的驱动力,值得师者为之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宇.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节奏感训练[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51-653.
[2]曹君.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方法分析[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209-210.
[3]陈燕.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16):217-218.
[4]谷玲利.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J].北方音乐,2018,38(24):150-151.
[5]朱丽洋.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的节奏训练研究[D].鲁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