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
夏津实验中学 山东德州 2532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较为特殊的成长时期,在此成长时期的学生对周围的一些事物较为敏感,内心情绪较为脆弱,需要班主任教师进行思想或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促使学生在这部分成长时期能够正确地探索知识、认识世界。基于此,以下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爱的教育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爱的教育;探索
引言
众所周知,不管哪个班级,要想保持良好的课堂学习秩序,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管理。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初中班主任在管理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难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必须要重视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面临的困境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话语权被削弱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班主任在学生的心中权威性强,学生信赖班主任,所以会按照班主任的话去做。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宽,班主任只是其中之一。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的话语权就会被削弱,学生不再完全信赖班主任。譬如,在以前,班主任告诫学生要努力读书,只有努力读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学生就相信努力读书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但是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一些学生没有好好读书却依靠各种途径发家致富,这让学生对“好好读书就能出人头地”的观念产生怀疑。班主任的话语权被削弱,这是当下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之一。
(二)学生自制能力不强
一些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比如,手机以及电脑等等,尽管为人们的信息沟通传递带来便利,但是也对学生带来弊端。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缺乏较强的自制力,对于外界的各种诱惑,是很难经受得住,所以难以控制自己,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甚至不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级,班主任必须要重视这些因素。这时,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正确的劝告学生,容易导致学生做出违反班级纪律的行为。
(三)青春期学生存在严重的叛逆心理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有很强的叛逆情绪,例如,班主任、家长告诫学生不要早恋,但学生感觉自己被压抑、被束缚,选择与教师、家长对抗,为了谈恋爱而去谈恋爱。此外,初中学生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一些教育方式缺乏合理性的家长,施加给孩子非常大的压力,又如部分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一味的强调分数、考试等,这些都加剧了学生叛逆。学生一旦出现叛逆情绪,班主任的管理就会难上加难,而且管理成效也会大打折扣。
二、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爱的教育探索
(一)提升班主任人格魅力
对于还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初中生来讲,在各种限制因素下,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矛盾,进而在不同程度上给其今后的学习成长带来重重阻碍。对此,班主任就可以通过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来将其有效转化成学生的人格要素,以此来为其良好品格培养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教师的师德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对于人格魅力的提升,其班主任一定要做到真诚,且表里如一。同时还要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健康的心灵,可以引用更科学、适合学生的方式来妥善处理各类问题。此外,还要重视、努力做到以柔克刚、刚中带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既崇拜又敬畏。
(二)与各科教师沟通合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每一学科上的表现,班主任应当及时与各科教师进行更紧密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各科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综合来判断学生的能力。不少学生会出现偏科的现象,在部分课堂上表现良好,在其他课堂上表现较差,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使得学生在感兴趣的学科上进行更好的学习和发挥,而在表现较差的学科上进行更多的补充学习。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帮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情况,使得班主任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各科教师还可以在引导后进生学习上更多地协助班主任的工作,给予班主任更多良好的建议,一起帮助后进生提升学习兴趣,规范后进生的课堂表现。
(三)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环境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不论是在家庭教育、性格特点,还是生活环境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其班主任要想引导整个班级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就要做到积极主动关注每位学生。为此,就要实现对学生家庭生活环境的进一步了解,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之所以产生各类学习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家庭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对此,班主任要给予及时、恰当的爱的教育。特别是针对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学生,很容易导致其陷入性格孤僻的状态,而要想其价值观能够实现健全发展,就要让学生真正在关爱中学习成长。班主任除了要定期家访,实现对学生学习成长环境的进一步了解之外,还要适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慢慢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能够敞开心扉与班主任交流,确保学生可以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及时帮助、引导,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此外,班主任除了要发挥好学生生活管理者的积极作用,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客观地去看待生活,能够积极勇敢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这样既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也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注重日常工作的细节,深入研究教育艺术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而学生所处的成长时期较为特殊,这一时期的学生在情绪方面波动较大,心理所存在的健康问题也分为多个方面,如忧虑、焦虑等,由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面临着一定的升学压力,来自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紧张感,这对于尚处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常会在精神上对外界有所抵触。除学校教育外,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会成为学生难以发泄的巨大压力来源之一,因而许多初中生的心理常常出现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作用。班主任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时积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依赖与学生谈话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为寻求“标本兼治”的教育效果,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之间实行家校合作,提升班主任教师的教育管理作用。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也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要尽量避免负面的情感色彩,以免家长在与教师沟通之后形成错误的认知,认为学生的错误如何如何,或是采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学生等。班主任教师可与家长建立沟通平台,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教师能够直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形成教育合理,不断纠正学生日常的不良行为。另外,班主任教师也可以不定期地进行家长访谈,对学生的一些具体不良行为进行家校沟通,促使家长始终保持着正确的科学教育观。
结束语
爱,是教育的灵魂。克鲁普斯卡娅说:“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面对孩童,理解是爱,关心是爱,宽容是爱,信任是爱,鼓励是爱,批评也是爱……无论哪种方式,师爱的终极目标必须是让孩童受益最大化,这就是师爱的艺术、师爱的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唐小欢.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爱的教育研究[J].家长,2020(03):34+36.
[2]黄义泉.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爱的教育探索[J].中华少年,2019(32):199+202.
[3]李航,孙彦宾.初中班主任爱的落实[J].科普童话,2019(27):170.
[4]申颖.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教育探索[J].读写算,2019(12):60.
[5]石飞虹.解读初中班主任之“大爱”[J].新教育,2019(0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