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中,促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张海珍
[导读] 英语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在增加学习英语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思想品德教育,更好的发挥英语阵地之育人功能。
        张海珍
        河北省围场县四合永学区中心校  068451    
        【摘要】英语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在增加学习英语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思想品德教育,更好的发挥英语阵地之育人功能。
【关键词】挖掘教材,寓德于教;优化课堂,寓德于学;创编短句,寓徳于演。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有责任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和教育,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和捕捉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挖掘教材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是一套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如:学校、家庭、动物、购物、时间、文具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在三年级《We love animals 》这一单元教学时,就可以渗透爱护小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家园的教育;四年级《My friends 》单元可以向渗透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教育;《Our school 》单元教材C部分的Good to know 部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的呈现了学生在学校各个功能室学习时必须遵守的规则,为我们提供了直观易懂的德育教育素材,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Is this your skirt 》单元学习服装名称单词及自己喜欢什么、选择哪一件衣服的表达方法,这时可以通过比较价钱向学生渗透勤俭节约、不攀比、不赶时髦的思想教育,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我们灵活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更深层次的挖掘教材,就能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英语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发挥课堂教学优势  寓德于学
        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

例如:在学习《My classroom 》这一单元的词汇:floor、computer、wall 、 fan 、teacher’s desk时,我就将这几个单词编成一首歌谣:
        Fan、fan、fan是风扇,夏天到了它常转。
        Wall、wall、wall就是墙,不乱涂抹才美观。
        Floor、floor、floor是地板,干净整洁我喜欢。
        Teacher’s desk是讲桌,教学置物功能多。
        Computer计算机,多用computer来学习,少用computer玩游戏。
        这首歌谣读起来朗朗上口,简单易记,既能通过说唱巩固本课学习重点,也从中渗透了讲卫生、爱公物、多学习、少游戏等教育。再如:学习《What time is it ?》这一单元时,可以创设某个同学上课迟到,晚上很晚了还在看电视,不上床睡觉等场景,老师与大家询问时间:What time is it ?谈论这个时间该做的事情,让大家在对话中自己就悟出,不能迟到早退应该遵守作息时间的道理,使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得到德育的滋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小学英语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文明礼貌用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例如:早、午、晚与他人的问候语(Good morning / afternoon、evening. How do you do?);关心他人的问候语(How are you?Fine,thank you.);介绍本人和他人的礼貌用语(Hello,I,m…This is…Glad to meet you!);告别时的礼貌用语(Good bye / night!)等。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每堂课前的互动问候、课后的告别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文明礼貌用语,学会在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以礼相待,用文明英语包装自己的言行、习惯。
        三、创编英语情景短剧  寓德于演
        《课程标准》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培养品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及教材内容,精心组织学生分组创编、表演英语短剧。短剧表演能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学生一般都喜欢被关注,也喜欢表现自己。为了演好角色,他们就会有目的、兴致勃勃地去听和去模仿,一次表演就是一次成功的体验。有了这种成就感,学生对英语学习会更感兴趣,并且在创编过程中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何况短剧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最好的德育素材,学生能在表演中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最经典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排演,就能让学生再次对白雪公主产生同情,同时加深对皇后那样恶毒心肠之人的痛恨,再与国学教育相结合,学生会更懂事理,与人为善。
         当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在增加学习英语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思想品德教育,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