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问题总结与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刘利生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提升,
        刘利生
        黑龙江省宁安市第二中学    黑龙江   宁安市   6503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学科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与学生关注的重点学科之一。初中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的关键阶段,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注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从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问题出发,提出针对性教学策略,以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引言
        21世纪的信息技术对于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所以每一位初中生应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摈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避免出现学生被动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虽然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经过教改洗礼有所改观,但课堂上的高耗低效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激情,还会降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此外,因初中信息技术未被纳入中考科目,所以会出现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都不重视此课程,不愿意花费过多精力投入教育与学习活动之中,教师极易忽视课堂教学形式,学生不重视巩固复习课堂知识,因此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迫在眉睫。
1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的优化,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多是以直接演示的方式开展讲解,然后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练习实践,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沉闷。部分教师更会采用原始的教学方式,以教材内容为重,通过对教材文本的讲解,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知识内容,忽视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要求。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接受程度等关注度不高,学生只能够被动跟随教师规定的教学内容走,直接影响了整体课堂教学质量。此外,由于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的普及,初中阶段的部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对大部分初中生而言相对简单,例如搜索与处理文字、获取图片、编排文稿等等,这些都不需要教师的重复性教学。单调、重复的教学会直接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基于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与软件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1.2初中信息技术不受重视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经常容易被忽视,甚至部分班主任在临近大型考试时会占用信息技术课进行复习。有些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周,便以自己的方式结课,没有意识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受到应试教育影响,许多主课教师会错误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带着学生玩就可以了,临近考试将信息技术课分给主课教师进行复习,这样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除了信息技术教师没有重视此课程外,甚至还有学生也不重视信息技术学科。首先,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知较低,觉得电脑就是用来娱乐的,其他功能对于自己的发展价值较低。其次,初中信息技术基本没有考试,所以学生对日常信息技术学习会产生怠慢心理。

虽然有些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极力想改变现状,打造高效课堂,但奈何学生非常不配合,久而久之便会失去教育动力。
2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延伸问题域度,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程教授中老师惯用的方式就是通过提问题进入教学的调度中,对问题进行制订、放置、剖析、解答、总结等多个步骤进行缜密的设计。例如,在学习有关文档的操作时会设计到“替换”的步骤,学生在了解和掌握这一项知识期间,老师可以为学生预备一个文档,先进行示范操作,针对有关菜单和指令进行详细说明,然后引导学生针对指定的部分实施替换操作。大部分学生均可以较好地把握这一操作技能。但是想要使其针对有关操作流程拥有更为系统和广阔的理解,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拓展性问题:假如需要针对文本内更长的句子或段落实施替换操作,学生能够采用老师讲的替换菜单完成吗?学生听完提问后,便会进入到思索状态中,同时进行实践检验操作,验证老师说的和自己猜想的办法是否可行。通过多次试验,学生便可以对有关问题构建新的认知思路。在对文档内的文字进行替换时,不管是替换单独词语、句子还是较大的段落均是可以实现的。此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想维度得以更宽广的延伸,如此创建出的学习模式才拥有更为深远的教学意义。
        2.2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初中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欲望,初中学生只有拥有信心了,才会愿意花精力,花时间。所以,在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时,教师始终不能忽视“课堂评价”环节。有效地课堂评价能够改变学生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也能为教师优化教学模式提高依据。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技能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满意度,这样更能够有针对性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不爱学习,学习习惯不好的现状,这样有针对性改变学生的现状,从侧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发现有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知之甚少,经过调查会发现,这部分学生不是真正对信息技术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因为学生的底子薄,不知道如何学习。
        2.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更加注重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心理把握不是很正确,即使教师教授了很多知识,学生也无法完全消化吸收。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教授教材知识,安排任务,学生的依赖性很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效率不高,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多的是围绕基础的信息技术内容展开,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期待的课堂,让学生享受课堂。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自觉性,从综合发展的视角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实现高效课堂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蔓.生本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9(8).
[2]曹刚.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7(21)
[3]雷国华.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