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让课堂教学更高效——“学为中心”下的课堂教学构建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梁志本
[导读] 以“学为中心””是新课改下所提出来的基本理念
        梁志本
        罗定市罗城城南小学   广东罗定  527200
        摘要:以“学为中心””是新课改下所提出来的基本理念,也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指导思想。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摒弃以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有意识地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主动求知中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同时,也能确保语文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基于此,本文首先就对当前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希望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学为中心”;自主;小学语文;课堂构建
        
        以学为中心,以人为本,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提升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文素养与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题。本文就如何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学习兴趣不高,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对同一知识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时,经常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课堂知识学习不到位,课后作业完成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同时,由于学生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认知能力差异,在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办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懂,无法有效兼顾到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久而久之,使得一个班级内出现吃不饱,与吃不下的两种教学情况。除此之外,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拼命追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基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打造符合小学生兴趣和个性特征的高效课堂教学。
        二、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策略
        (一)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在一上课就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活动,就能够自主地去解决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之后,教师再通过自己释疑和及时的指导教学,以及精讲问题的方式等诸如此类的必要环节,以此来保障高效语文课堂顺利有效地实现。所以,我们在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始终如一地去相信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学习的友好氛围,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和内容为自己搭建一个适合于自主进行学习的良好平台,进而,再继续下一个环节,那就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长此以往,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尤为重要的。
        例如,在学习《一定要争气》课时,为了更加有效地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为学生设置了自主学习模式,首先应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 章内容并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带着下面的几个问题对文本进行了自主学习活动;例如,第一:我们为什么总是这样的说一句话“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第二:为什么我们又总是这样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变化”?第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组织学生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将这个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其次是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最后是完成课堂布置的作业。 在课堂自主学习活动中,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为小组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可以共同合作,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以及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二)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合作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纰漏,能够及时改正,发挥学生的探究力。?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都是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活动,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更不用说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了。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打破课堂被教师主宰的现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完善观点和看法,进而,确保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幸福是什么》这一课时,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对文本中“幸福是什么”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各自说一说对“幸福”的认识,每个学生经历不同,所以对幸福的感受也不同,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实践拓展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就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实践的现实意义,通过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及时查漏补缺,提升数学综合素养。通过实践的教学模式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是为了拓展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是构建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有效模式之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构建开放的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应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进行课堂拓展,不要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以丰富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拓展是在学生的认知水平范围内进行的,同时还应以课文为基础,如果拓展的内容超过学生的认知范畴,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拓展效果,还可能会打消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道拓展题,以“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生活”为线索续编故事,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续写一个不一样的幸福结尾。这道拓展题是在本课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文章内容,才能更好地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续写一个好的结局,而且通过这道拓展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堂延伸还可以延伸到课下,以上述为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索安徒生其他的童话故事,如《豌豆公主》《白雪公主》《夜莺》等,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如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如:妈妈的日常生活等,让学生充分观看视频之后,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写一篇相关的文章或者是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课堂的延伸和观看课外多媒体视频,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应用意识的培养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结论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选择多种教学模式来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燕.“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5(03):180-186.
        [2]董金凤.“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251.
         
姓名:梁志本,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广东罗定,出生年月:1973年8月2日,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罗定市罗城城南小学,职称:小学语文一级。主要研究方向或者从事工作:小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