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李瑞嫦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加强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是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
        李瑞嫦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中心小学  516100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加强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是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因此,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摇篮,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加强素质教育
引言
        小学教育是在我国各个阶段教育中起到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是小学生的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任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德育工作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内容,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要求培养人才的质量保障,对于小学生的培养方向与培养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学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受的关注,而小学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德育工作如何进行,怎样实施,目标的确立都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行基本条件。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要重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基础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典范。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对德育工作不重视
        目前,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是对待德育工作不重视,班主任在教学中不脱离传统教育只是一味地重视学生学习成绩,从而忽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与教导,小学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待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而且模仿能力较强,如果班主任不加以正面引导,继续忽视德育教育,很大程度上会使学生走向歧途。
    1.2开展德育工作不务实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注意对德育工作的落实,确定德育工作脚踏实地实施,部分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往往忽视其重要性,只是在教育教学中走形式、走过场。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采取不理睬的态度,认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就足以实现。这样不只是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1.3德育工作与社会现实脱节
        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速度飞快,各种思想的浪潮冲击以及多元化创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这时小学德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最容易受到外来思想和传统思想的同化。首先,传统的思想品德最容易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影响,传统地、陈旧地的思想品德不利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小学生形成先进的、积极的良好品德造成巨大的阻碍。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与高标准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导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弱化的原因分析
    2.1学校和班主任思想认识问题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校领导以及班主任应该把德育工作安排在重要位置,但是在传统教育和教育评估机制的影响下,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也发生了偏离,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很多学校与班主任在教学中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智育上,为了在学生成绩测试中排名不落后,小学生也要与初高中学生一样,重智育课程安排,使学生进入高分低品行的教育误区,小德育教育课根本无法有效地开展。
    2.2缺乏德育工作的专业知识
        小学德育工作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专业知识为一体的教学,部分班主任没有主动提升自身素质的意识,或者把精力主要放在学科教学上,缺乏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有的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内容过于陈旧、学习形式呆板,造成学生对德育教育失去学习兴趣。所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提升自身德育意识与创新德育教育模式,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3?缺乏对社会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开发
        许多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德育工作形式单一,工作内容浅显幼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结果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有许多班主任在认知里,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范围之内,但与社会的联系不大。正是由于这种偏见,学校德育工作才会与社会脱节。要改变这种局面,班主任可以联合家校组织德育活动,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元宵节”德育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制作一盏灯笼,并在校园活动上进行展示,让每个学生准备关于元宵节的相关知识,在活动进行小游戏,既增加了活动的乐趣,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三、建议与策略
    3.1确定德育工作的应有地位
        德育工作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贯彻落实教育理念方针政策,在评估机制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评价学生时要从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好坏。小学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负责人,要有使命担当,将德育工作落实的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工作中制定有效策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3.2加强德育工作的创新性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难免会出现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要进行学习培训,加强对德育的任职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所以在形式上要不断创新,从传统的课堂教师讲授变成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或他人的德育行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3拓展德育工作的教育途径
        德育工作不只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任务还是与社会进行多方联系,班主任要走出校园,学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或者红色革命故地重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孤儿院献爱心,与贫困山区的孩子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
        3.4创造良好的氛围,熏陶学生的情冶
    小学生在学习中对氛围较为敏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自主学习的关键,班主任作为在日常学习中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所以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一个环境一个学习对象,这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为营造德育工作氛围作铺垫。建立班级品德之星,每周评选由学生投票,保证公正。培养学生对美好品德向往之情。
        3.5 教育要上好思想品德教育课,平时在点点滴滴的细节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平淡中见伟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不断深入研究德育教学工作,落实德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刘元珍.论网络文化背景下提高未成年人德育实效的基本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9(04).
        [2]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3).
        [3]康冬梅(导师:郑英杰).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