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磊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 255100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上,很多教师注重的是课堂理论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探究。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自主思考,也没有学习的兴趣。更无法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品德和情感。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现在,初中美术教师必须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充分的挖掘初中阶段美术课堂上的德育元素,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但就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来看,一些教师并不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也不知道该如何把美术课堂和德育元素融合在一起。所以文章将对此进行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渗透分析;德育
前言:就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来看,教材中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开展德育教育的素材。所以美术教师一定要注重德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1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美术是基础课程,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美术课堂加强德育渗透开展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相对于其它科目来说,美术科目要更加轻松一些,课堂氛围也比较愉悦,所以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兴趣。如果单一的开展德育教育只是进行枯燥的知识点讲解是无法吸引学生的。如果能够把这些内容和美术课程结合在一起开展教育,就能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产生的教学影响力也比较大。[1]
2初中美术德育教育的现状
2.1教师缺少德育渗透意识
一些美术教师没有认识到在课堂上渗透德育元素的重要性,认为德育教育并不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自己也不需要开展德育教育。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德育教育要和所有的学科结合在一起渗透在所有的学科中。因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才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如果单纯的利用政治课或是思想品德课开展理论说教是无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的。
2.2课堂缺少吸引力
虽然一些美术教师开始有意识地把德育内容和课程结合在一起,但是在教学设计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无法有效地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性。不仅没有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了美术教学的效果。
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
3.1在欣赏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新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较好的思想品德。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单一的培养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所以教师要充分的挖掘美术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合理的渗透德育教于内容。以欣赏课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利用中国古典的美术画作:壁画、长城等等,引导学生欣赏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作者等多个方面。这个过程学生既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内容,扩充知识面,还能够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感受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魅力,在此基础上就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伟大,从而产生更多的民族自豪感。因为有很多作品体现的是某个时代的的历史,而作品中也包含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这些爱国情怀。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这幅画来自真实的事例。在小学时期学生就已经学过了这篇文章,所以在欣赏这幅画时也会有很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看一看作者的构图图方法、如果换一种方式构图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问题,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接受了德育教育。[2]
3.2在绘画中渗透德育
在初中美术时期,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绘画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在绘画教学时渗透德育教育也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例如:带领学生画一些山水画或是素描等。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既能够提高美的表现力,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以中国画为例,中国画相对于西方画有很多不同之处:工具、审美以及技法等,由于中国画的绘画风格比较独特,所表现的意境也比较高雅。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也能够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拥有热爱祖国的情怀。这个过程学生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
3.30在工艺课中渗透德育
工艺美术作为初中美术课堂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渗透德育的重要环节。由于工艺美术和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以制作PPT或者是播放一个微课小视频,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相关的知识,尤其是文化渊源。之后为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用品,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制作这些用品。例如:粽子或者是彩蛋。这些工艺美术既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现民族的智慧,又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了解民间艺术,拥有更加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学习《立线装饰》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利用一些闲置或者是废弃的材料变废为宝,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创造美提升美的表现能力。[3]
或者教师还可以多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学雷锋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制作插画海报、创意卡片等等,让学生主动的宣传雷锋精神。这个过程学生也能够对雷锋精神更多的了解和感悟,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影响,不自觉的学习雷锋精神。
结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美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开展德育教育,充分的挖掘课堂的德育元素,让学生逐步地受到影响,受到熏陶。这个过程教师还要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既要让学生提高审美力、拥有美的表现力又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三观,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象.针对融德育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9,21(12):194.
[2]王蓝苹.浅析初中美术教育的德育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150.
[3]巩向前.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