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慧英
浙江省金华市东苑小学 浙江金华 32101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成为了小学阶段的基础内容,同时在小学课堂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小学数学的功能是培养学生思维拓展、从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基于此,结合教学实践,本人提出一系列小学数学如何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方法
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潮流逐渐趋向教育领域。学生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自主学习,发现数学中的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也不是系统化的学习机器,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回到学习数学最原初的状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因此,在已经明确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尽管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知识,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也就是说,提高他们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是目前教学最为核心的目的。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的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也承担着这一项重要任务。因此,针对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师需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
一、小学数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的本身意义就在于拓展人们的思维,让你的大脑不断运动、活跃,不断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对学习的热情,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种享受方式。在学习中保持热爱生活,如何思考生活,而不成为是生活的负担。因此,这对于小学数学学习来说,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关键,并不是只为了一个目的而去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结果。
1.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需要。
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效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工作内容着重体现了新课改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即不能赋予过去式教学模式,只注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以培养学生为核心标准的素养。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需要,他们的成长都离不开小学数学的作用。
2.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在过去,教师一般只会关注学生的成绩,很少关注学生是否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条件。创新教育方法能够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素质能力,并与之结合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会对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有效的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进行学习,但如今他们需要不断的通过创新,积极地思考和分析并且解决好问题。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独立,但由于现在他们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在课堂互动环节上,提高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提高数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同时更能培养并且提高数学解决问题效率。
二、采用面向全体开放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
采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的所在,提出对问题的见解。素质教育是对所有学生最流畅的教育方式,每个学生都有平获得优质资源教育的权利。因此,教师应当采取以教学为导向的模式,让学生畅所欲言,能够适应开放化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找到更好的学习方向,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迹象,充分以学生作为主体,展现学生的自主能力。
1.教师应当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然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例如,“鸡兔同笼”就是小学数教学学中的一类难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合理解决方案。在此期间,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具有针对性、主动地让学生深入分析“鸡兔同笼”的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提高了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不断巩固和加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限,为了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毕竟,这些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相应的强化训练或变式训练,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当教师在进行“长方体的计算”时,老师应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将学生常见的物体作为计算案例,比如“小明的家的客厅长450厘米,宽256厘米,这个客厅的面大概是多少呢?”然后选择一些相应合适的题型引入数学课堂里,以此作为基础知识的巩固,最后再将其转化为一个变量练习,如“在客厅里购买70cm x70cm地砖,请帮忙计算一下你总共需要购买多少块地砖”。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关系,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从而提高了他们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结合新时代教育理念,巩固数学问题解决思路
1.将新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数学教学内容中。
小学数学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基础课程,也是为今后的数学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时,才肯花多余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学习,从而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完全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极大地切实融合了课堂气氛。
2.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纳入教学的核心目标中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使得学生的头脑中对数学解答技巧刻骨铭心。为此,教师如果一味地灌输数学理论知识,适得其反,可能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到厌烦,因此会很抗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一种方式,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开发自身思维的潜能。教师在进行讲解乘法、除法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带领学生通过玩游戏,对数学知识的达到了解和巩固的目的。
例如,“数青蛙”这个游戏,能够迅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教学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这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动性。首先,让学生说出青蛙身体各个部位的数量,根据青蛙分割的部分数量,区别各个青蛙的不同,然后提问“三只青蛙的前脚有几个,五只青蛙的后脚有几个”以此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拓展思维,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即能反复循环,强加于学生理解,结合实际,运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一来,不仅大大加深了他们的印象和学习动力,更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乐趣,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数学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教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解决数学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不断巩固和加强所学知识,采取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让学生能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金兰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6 (3) .
[2]洪艺文.浅析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5) : 80-80.
[3]马艳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v.2;No.47 (11) : 194-195.
作者简介:钟慧英,1979年10月,女,畲族,籍贯浙江金华,大学本科,一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