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数学高段教学效率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王茂芳
[导读] 小学高段主要指的是小学五六年级,这是小学教育的最后阶段,在本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育情况,制定良好的教学策略。
        王茂芳
        茂县黑虎镇小学校   四川省阿坝州  623202
        摘要:小学高段主要指的是小学五六年级,这是小学教育的最后阶段,在本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育情况,制定良好的教学策略。想要提升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数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高段;数学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十分迅速,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思维和心理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当然从教材内容来看,低年级和高年级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另外,由于数学学科存在的特殊学科性质,死记硬背是不能提升数学能力的,需要教师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从目前来看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小学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差异,没有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这就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1形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效率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监督,需要教师去布置教学任务,也就是需要教师去督促学习。到了高年级阶段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如果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单纯依靠教师的督促是难以产生效果的。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上,自学就是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静下心来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思考解决的数学问题,印象更加深刻。教师只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率的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预习本节内容,在预习的同时让学生思考本节知识和整数乘法知识的联系。本节知识是之前整数乘法知识的延伸,在本节知识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展示几道整数乘法的题目作为教学过渡,给学生做好小数乘法的教学热身。然后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思考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等学生完成预习之后,可以在讲台布置几道小数乘法的习题,鼓励学生上台计算。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开展查漏补缺式的讲解。
        2独立思考,总结方法
        想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方面需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另一方面则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传统的数学教学一般都是采取“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肌肉记忆”,如果方法不对,练习再多也不会起到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厌烦情绪。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育更加成熟,可以思考简单的数学逻辑问题,也能够意识到不同学习方法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总结教学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学习方法。方程是计算数学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数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五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方程,对方程的概念还不是很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方程,学会书写方程,尤其是方程当中字母和符号的书写。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方程形式,让学生去对比各种方程的表达方式,寻找不同方程表达当中的共同部分。如正方形的面积,可以写为S=a2,也可以写成S=a·a。最后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即可以用方程来表达数学问题,从而总结方程的学习方法。
        3一视同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随着高年级学生的身心不断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高年级学生一方面对教师产生敬畏心理,惧怕教师;另一方面也会认真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大部分教师都喜欢听话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的个人喜好会反映在教学态度上,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感受。课堂上两个学生同时发言,学习好的教师认为是活跃教学氛围,学习不好的则是破坏教学秩序,同样的行为却得到不同的看法。高年级学生会敏锐的扑捉到教师态度的变化,如果学生产生抗拒心理,自然就不能学好数学。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学习中,教师就要采取一视同仁的教学态度,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课下的互动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优生和差生平均分布在各个小组当中。然后让这些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和圆形的特征,优生和差生相结合,既可以让优生内心一成就感,也可以让差生得到应有的尊重。在讨论当中差生也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结论
        总之,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的教学方法与低年级阶段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学习状况采取良好的教学策略。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教师在高年级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总结,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最后教师还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刘芳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251.
        [2]王秀花.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N]. 发展导报,2017-12-12(026).
        [3]张晓彩.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C].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