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华
广西省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龙窝中心小学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如果在小学阶段数学基础没有打牢,对后续的学习会产生严重阻碍。数学知识逻辑性强,难度很大,为了实现简化知识难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老师需要结合当前的主流教学理念,加强课堂教学创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利用教学情境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创设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很大,是一个挑战,许多的小学生对数学都存在反感和恐惧的情绪,而且相比于语文来说,数学科目的学困生数量更多。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消除数学学困生,帮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此种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现阶段,培养学生的各种优秀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首要教学目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之前的教学目标需要得到有效革新。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中,由于老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束缚,缺乏思维发挥空间,对学生探究思维的形成非常不利。小学生思想活跃,思维非常容易发散,老师在教学中只需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产生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如果课堂教学缺乏探究性,学生的思维只能被禁锢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中,这种情况导致教学效率变低,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有效形成,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消除传统教学问题,为了创设问题情境,老师需要提出各种探究性问题,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散,对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问题情境创设的合理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当代老师需要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
1.2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课堂存在大量的学困生,这些学生一般对数学比较抵触,由于无法理解数学知识,干脆自暴自弃,放弃数学的学习,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数学学困生的转变一直都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为了转变学生的主观想法,老师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带动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也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必要条件。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别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在多样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们会逐渐的发现数学知识的魅力,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打下一个良好数学基础。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2.1结合学生特点,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尤其重视教学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他们的主要学习动力,是学生获取灵感的主要途径,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会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同时,也会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灵感。老师在问题情境创设环节,问题因素的导入,要融入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的主观意愿,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产生兴趣,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例如,教师在教“平均数”相关知识时,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求1+2+3+4+…+1000平均数的问题。在分析和思考问题后,学生都表示这道题虽然不难,但运算量太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此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个小故事,如某数学家在计算该题时,并没有采用直接的计算方法,而是使用了一些小技巧,才算出该题的答案。在听完故事后,学生会积极地探究问题,从而找出算出该题答案的技巧。这样一来,不仅发散了学生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2突出教学重难点,设定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并没有注重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地位,而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进行硬性的知识灌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理不清主次,很难学好数学知识。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师应设定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通过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复杂知识简单化,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例如,教师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时,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地位。以举办班级联欢会为背景,设计一个“用多少气球布置教室”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表现得特别积极。他们会三五成群,一起动手测量教室的边长,计算出教室的面积,然后依据要求算出所需要气球的数量。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想法,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态度。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一直都是教学难点,同时,也是学生们的学习重点,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在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的不当,呈现出了许多的课堂教学弊端,学生能力形成受阻,学习状态不佳,这种情况充分的体现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老师要总结经验,汲取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在情境创设中,老师要注意问题导入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莹.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87-188.
[2]尹莉. 探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86.
[3]宋杏甫.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24-425.
[4]吕贵山.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趣味活动开展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