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
吉林省白山市解放中学
摘 要:数学难是每一位高中生的心声,究其原因在于相对于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高中数学无论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对于学生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有益的数学教学、加强解题的规范要求、让教学在爱中行走等以下五个教学新理念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新理念;初高中;兴趣;解题
在日常高中数学教学中,常听到两种声音,老师抱怨学生基础差;而学生则抱怨老师讲的太高深听不懂。学生基础差就听不懂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数学老师的我不禁反思,而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以及一些优秀教师的帮助下,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找到了解决之道,接下来谈谈我的数学教学新理念。
一、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
学生在升入高中后会发出“数学难学”的感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初高中数学之间存在的“台阶”。这个“台阶”不仅单纯表现在数学教材内容的增多和教学难度的提高,更体现在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特点的差异上。例如,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和现象基本上都是浅显易懂的,学生更容易学习、理解和掌握。但是在高中阶段,数学知识逐渐变得抽象、繁杂且多变,很多现象都与学生的日常联系不上非常紧密,甚至于生活中很少会遇到的。这类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开动抽象思维,掌握归纳整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同时更需要具备科学的想象力。因此,在高中阶段,期盼学生自主调整并一下适应过来是不可能的。教师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降低“台阶”,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这样在备教材和备教法的时候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案以及教法。
二、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个双边活动的场所,学生有权力质疑你的“独立宣言”,学生有权力向你提问。而学生提出的问题,你不能回答,这个事情很正常,你不要尴尬,你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你和学生平等的开展讨论。这叫做“研究性教学”。很多优秀教师都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呢?古时称老师为先生,就是你先出生了几年,你是先学者;学生称后生,他是后学者,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坦然地、平等地对待学生。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我的讲法提出质疑或提供另一种更好的解题方法,学生的想法时常让我眼前一亮,当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这样才能实现课堂上的良好互动。最后是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互动,每天课后找几个学生聊聊上课的情况,也可以抽查一下之前的公式,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当天所学。
三、有趣有益的数学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在学生心目中一直是单调枯燥的代名词,尤其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的话,课堂气氛不仅沉闷,学生也会厌倦。这需要老师把抽象的数学讲形象,把飘渺的数学讲具体,把遥远的数学讲亲近。每当学生有疑问,他不是给学生重复定义,而是数学走进生活。例如我在讲解立体几何中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的相关知识时,我会引导学生把教室看做一个长方体,在其上找到已知条件中线或面的位置,一目了然,答案呼之欲出;在讲解回归直线方程时,我引用了祖先与后代身高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好奇接下来的内容;如果是讲解概率方面的知识,我会引用实际生活中彩票中奖的实例,不仅让学生有兴趣,同时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彩票,踏实学习,踏实生活最重要。有人说学数学就像玩游戏,最重要的是记住游戏规则,剩下的通关即可。想想数学不过如此,因此老师的引导方向很重要。例如我在讲解指数与对数运算法则时,因其公式较多又繁琐,我引导学生把这些公式当成游戏规则,而做题就成为了游戏关卡,每四道题找一组同学到黑板前演练PK,课堂活跃,学生们做题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而且这样的师生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解题的规范要求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数学的学习也需要
规范。我认为,高中数学的规范包括三个方面:思想和方法的规范;结题过程的规范;数学语言和书写的规范。如在高考的得分判定中,不再一味地只看结果,而是更看学生的解题过程,根据学生写出的演算步骤,给予相应的分数。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加强学生解题规范的要求,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1)在函数问题中,要求学生必须画出完整的函数图像,因为这是学生解决函数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的解题中严格要求,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画图习惯;(2)规范书写字母以及数学符号。很多学生书写潦草,有时候自己返回去看都不知道是什么,这样很容易造成解题的失误;(3)对于必要的文字说明一定要进行详细、明了的阐述,这也是对学生物理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在很多的数学问题中,文字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学生认为自己心里明白,就不必写出来,但是遇到需要表达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表明自己的意思,词不能达意,严重影响解题的得分。
五、让教学在爱中行走
有人曾说过:教育的真谛即是爱。没有爱,教学不可能取得成功。而一个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此我体会颇深。记得有一次早读课,我突然发现校长在教室外巡视课堂,而此时教室后排的一个男生正和同位说话,当时我很紧张,怕校长发现,我即刻抬手指向那位学生喝止他停止讲话。校长在窗外并没说什么静静的走开了。到了快下班的时候我被校长找去谈话,话题很轻松,不过就是问问我的日常工作,到了快结束的时候,校长轻声的问我早读时那一刻发生的事情,问清原由,校长再问可不可以换种让学生停止讲话的方式。我渐渐的脸红了,校长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学生不是靠打也不是靠骂去征服的,而是用爱去征服。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自我反省教育教学的方式,怎样让我的教学充满爱,让学生体会从我而来的爱。在课堂上要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在学生做习题的过程中要给予肯定,当有学生问讲过几遍的题时,要有耐心讲解。学生听不懂时,不要加以否定,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我们俗话常说教师是:桃李满天下。其实俗话也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如若把学生作为主体,处处为学生着想。由我们抛出橄榄枝,相信学生也会敞开学习的心路,让学生听懂数学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