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海青乡中心小学 131518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改革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能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然而,仍然存在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观念传统的现象,对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未能很好地落实。基于此,文章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以期为同行业者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前言: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为满足升学考试的需求,通常教师会选择授课模式,这种授课模式会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定义内容的枯燥性,也没有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使得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另外,此种授课模式会给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对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为转变此种授课模式,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国小学教育领域已开始意识到小学数学授课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要求授课教师应重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唯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小学数学课程特点
1.1全面呈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众所周知,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重新设计和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对于教学效果,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主动性是其主要评价因素之一,对于教学质量,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主动性是其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对小学数学课程进行设计的同时,应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在数学计算中,低年级学生积极主动,教学内容是基于对数字的理解和简单的十以内加减等方面,高年级学生会有相应的深化。与此同时,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将更加复杂,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提高。
1.2全面呈现出了反思性思维
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正处于关键时期,即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然而,数学学科具有逻辑严密、抽象性高的特点,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数学课程内容应以培养学生各种形式的归纳、判断和推理能力为主,其主要包括大量的思维训练和动手操作。
2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事物上投入专注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兴趣程度筛选和编制出新颖的授课内容。在新课程改革前期,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但不可磨灭的是此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也具有诸多优势,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学习的需求。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多种方式,例如多媒体技术,生活化教学方式等,简化和趣味化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学课程内容,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轻松学习。此外,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抵抗枯燥性事物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更新和变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多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汇集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最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3.1转换教学思想观念,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实际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这将冲击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为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同时,对教师而言,还要转换教学的思想观念,并对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不断地提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和课堂的创造者,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还要和学生有适当的互动,提出相应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发挥主体地位,并正确地回答问题,在学生的答案补充分时,教师应做相应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丰富的数学知识的掌握。
3.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给我国各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在诸多领域中,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被应用其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增强工作效率和提高工作质量,为行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可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时,保证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关键作用。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并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结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合理创新,为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物体和图形”的理解,以及直观上的认识,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在网络上搜索有关的内容,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进一步作为素材对课件进行制作,对各种可能应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保障课件制作具有合理性特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开展,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正方体,圆柱,以及球等有关物体与图形,然后利用图像与实际物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其性质。
3.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亲自经历后,才会使得印象更为深刻。老师在进行教学时,把知识讲解的再详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而且数学知识离不开实际的生活,所以,在讲一些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解答。比如,教师在传授学生加减乘除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去超市购买零食的过程。爸爸给了40元钱,让学生去超市购买10元的酱油,在购买5元的味精,之后剩余的零钱留给自己作为零用钱,这样算出自己的零用钱应该是多少?此时学生的兴趣特别高,都会积极的强大,剩下的零用钱事40-10-5=25元。这就使得计算的过程变得十分简单。
3.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部分,缺少一个都无法进行顺利的教学。因此,将师生关系拉近会促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有效的提高。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并且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要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深入的教学。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学习当中。学生在遇到难处时,要及时的像老师进行汇报以及让老师帮助学生,这要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近况进行了解,创造出更好的数学学习气氛。
结束语:
总之,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方面,创新教学方式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进一步创新现有和过去的教学方式,以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扎西.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53-154.
[2]姚长玲.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457+460.
[3]王文宝.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6):184-185.
[4]薛志晶.新课改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之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7,4(11):251-252.
[5]梁静.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31.
[6]宋娅文.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人性化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