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归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鲍小龙
[导读] 高中数学内容多,知识的连贯性强,内容抽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不到位,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鲍小龙
        湖北省孝感市孝感一中  432100
        摘要:高中数学内容多,知识的连贯性强,内容抽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不到位,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对这门学科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害怕学习数学,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困生的成因,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学困生成功转优,从整体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
引言
        在每个班级中,都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学困生,而高中阶段,由于数学学科的难度不断增加,数学学困生的比例更要远大于其他学科,这就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能否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还反映出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我们只有认真分析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探究其对策,因势利导,才能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健康成长。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做好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概念界定
        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在班级中,都会有一些学困生,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为了将这些学困生进行转化,成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这些学困生中,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身缺少相应的自律能力,更喜欢自由自在,有时候贪玩和慵懒,重点表现为对所学内容缺少积极性,不愿意听讲,教师安排的作业内容简单应付。从学困生的表现特点来看,思维模式与性格与其他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或者学习习惯相对较差,或者迟钝缓慢,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跟不上思路,造成学习越来越困难,降低了学习热情。所以,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学困生步入学习的正轨,跟对教师的步伐,提升学习效率。
二、高中阶段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内在和外在两部分。从内在来说,学生可能因自制力和自觉性较差,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越挫越勇的精神,学习的意志力也比较松懈,还有许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正确,而高中阶段的数学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难度大,任务量也比较重,从而使得许多学生丧失对高中数学学习的欲望和信心,使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从外在来说,一方面学生承受着来自家庭的较大压力,学生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才,甚至有的时候对他们的成绩要求过高,把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过度的学习和强制孩子学习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造成物极必反的后果;另一方面是学校师资队伍的原因,很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学校也缺乏继续教育的理念,时时学习不到位和职业倦怠,导致教师对学困生关注少,在授课过程中产生的差错也会让学生降低对教师的信任度。
三、高中数学中对学困生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这门科目的态度和学习的自觉性。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带领大家一起解决难题,让他们体会到困难只是暂时的,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战斗力。其次,在学习环节,要弄清楚学困生的薄弱点。例如,在解析几何学习中,学生有时很难理解题意,而且解析几何本来也是高中数学的一大难点,内容多,计算过程繁杂,教师可以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带领学困生一起讨论学习,教师可以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课堂互动、互联网查询讨论等一系列对应措施,培养学习兴趣,培养自我思维能力,在逐步进步的过程中提高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改变现状。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完美地解释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生之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进度,也要对学生的内心进行深入了解,真正理解学生所想、学生所需,不能单纯地将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而是要逐渐融入学生这个群体中,对学困生进行特别照顾,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在学生喜爱老师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辅导。学困生大多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厌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重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积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激励式教学进行鼓励,使他们慢慢融入课程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重视指导学困生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与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差别很大,很多学生在由初中进入高中之后,仍然习惯于以前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导致不能应付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多、逻辑性强,因此,引导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的系统框架非常重要,通过构建出高中数学的知识大树,学生才有可能面对复杂数学问题时,调动相应的知识储备,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当然,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长期形成的思维偏好,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最好能为学困生形成“一生一策”,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四)、做好知识巩固辅导
        高中数学知识都是环环相扣,知识之间的连接非常重要,对于学困生来说,巩固好已学知识,更是奠定学习的基础。高中数学分化阶段主要在高一,数学基础知识和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很关键,如教材中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图象之间的关系,还有各种平方、立方的计算公式,这些都是在初中学习下的深化,也为后面学习做好了铺垫,要通过课堂讲解以及提前安排任务等,让学生衔接好新旧知识点,尤其帮助学困生从简单点入手,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并且随时做好知识点笔记。通过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知识的串联,提高了理解能力与动手练习效率,从而改善学习吃力的状况,让学生更加优化发展。
        (五)、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师对其学习评价有着很大的关联。如果学生在平时能经常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认可,他们就会感到高兴,学习的劲头也会增强;反之,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批评与否定,就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会让学生产生沮丧之情。对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对学困生的评价上应尽可能地客观、公正,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其鼓励。如,学困生解题方法新颖独到时,可以在课堂上这样说道:“你的想法不错,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当发现学困生解题思路不畅时,则可以说:“再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长此以往,就会重新点燃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不断进步。
结束语
        每位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都会遇到困难,一部分学生由于畏惧困难,厌烦学习,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成为班级里的学困生。部分教师对学生也会区别对待,认为学困生已经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心思,而是应该注重其他学生的成绩提升,使班级整体成绩水平提高。学困生也是班级里的重要成员,教师应该加强对学困生的重视,从基础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对学困生的学习更加有利。
参考文献
[1]刘奇.培养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张淑春.适合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教法与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王采祥.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4):115-117.
[4]吴仙凤.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242.
[5]李晶钰.探讨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归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