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利用数学绘本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谢静
[导读] 数学绘本,是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孩子喜欢、熟悉的生活情境中。
        谢静
        肥西经济开发区观澜公馆幼儿园231200
        【摘要】数学绘本,是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孩子喜欢、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本文将着眼于具体课例,探讨如何利用数学绘本有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更加精彩有趣。
        【关键词】数学绘本;幼儿园;数学教学
        如何恰到好处的找到数学绘本与数学教学间的联系,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数学绘本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发挥数学绘本的价值,如何让幼儿园数学活动更精彩,让孩子更轻松的学习数学呢?本文接下来将以数学绘本课例《公主殿下来的那天》为依托,重点探讨以上问题。
        一、仔细品味绘本内容,充分挖掘数学知识
        数学绘本的与众不同之处是集故事与数学知识于一身。因此,我们在选择数学绘本时要仔细品味绘本内容,深入、全面地了解绘本所蕴含的数学元素,并结合幼儿的学习特征和认知规律,找出适合幼儿学习的关键数学经验。
        如《公主殿下来的那天》是一本关于物体面积比较的数学绘本。公主殿下要来村庄游玩,村民们决定要把家中最大的物品送给公主当礼物。可是他们都说自己家的东西是最大的最好的,还为此争论不休。整个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怎样借助临时物品如坐垫、手帕和餐盘间接比较出两张床、三面镜子、三张桌子和三块毯子的大小。对于面积差异明显的物品,目测就能看出结果。但当直接比较物体面积有困难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个临时单位来进行简接比较。故事中出现的坐垫、手帕和餐盘都是间接比较的临时单位,例如绘本故事中的方法就是利用大小相同的坐垫去铺满两张床,第一张床需要12个坐垫铺满,第二张床需要8个坐垫铺满,孩子通过数坐垫的数量就能判断出哪张床大哪张床小。显而易见,这本数学绘本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就是关于物体面积的比较,让幼儿掌握借助临时单位来间接比较两个物体面积大小的方法。
        二、科学制定目标,合理取舍故事情节
        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恰当将直接决定绘本内容的合理选取。绘本的故事情节我们要根据目标合理取舍。教师要对绘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进行删减,保留故事的核心部分。
        如在组织开展数学绘本《公主殿下来的那天》的教学活动时,我仔细研读绘本内容后再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认知经验水平和年龄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如下:掌握借助临时单位间接比较物体面积的方法是技能目标;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是情感目标;懂得面积一样的图案,形状不一定一样,初步了解面积的守恒是知识目标。基于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我重点选取加灵活调整确定出三方面内容,即引导幼儿利用正方形的手帕比较两面镜子的大小;利用长发地垫比较两块毛毯的大小;利用三角形木块比较两块坐垫的大小。基于目标三,我利用广告海报设计出大小相同形状不同的四块大舞台,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可镶嵌的泡沫地垫去动手拼一拼,探索发现出原来四块舞台都需要7块泡沫地垫,总结出有些图形虽然形状看起来不一样但面积却一样大,旨在让大班幼儿初步了解面积的守恒概念。
        
        三、巧用教学软件,让数学绘本活起来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知识”的维度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因此幼儿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水平是将数学绘本转化成数学绘本教学的关键所在。
        如数学绘本《公主殿下来的那天》,我利用希沃白板5、美图秀秀及变声录音软件制作了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课件。

在导入环节,我用美图秀秀扣出故事的主要角色村长、小灯笼和皇宫侍卫,利用希沃动画功能的淡入、涟漪、自定义等功能,让他们以各种动态效果出场,还加上了用变声录音软件制作的特殊音效。在村民们拿出家中物品给公主送礼物环节,我利用希沃的“蒙层”功能,让幼儿用橡皮擦擦出这些物品,增加了活动的神秘感,幼儿的好奇心很强,都想跃跃欲试。在分别比较镜子、毛毯和坐垫面积大小的这些环节,我运用了希沃的无限克隆功能,幼儿可以轻松拖拉这些临时测量单位如地垫、手帕和小木块,一边拖拉一边算出所需要的数量,从而轻松地完成了操作活动。在每一次的操作活动结束后,我又运用了希沃的淡入动画功能,逐一呈现每一块镜子、毛毯和坐垫所需要的各种临时测量单位的数量以及表格的最终操作结果,帮助幼儿快速验证答案,这种方法既简单直接又方便高效,真正实现了幼儿与多媒体的人机互动,幼儿与教师的师幼互动。
        四、精心设计环节,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在利用数学绘本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同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活动设计上预留一定的空间,引发幼儿主动思考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大班数学活动《公主殿下来的那天》第一环节:掌握利用临时单位测量比较物体面积大小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幼儿需要讨论交流怎样用长方形地垫比较两面镜子的大小,形成初步的测量面积的经验。其次组织幼儿小组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在此需要引导幼儿之间能分工合作,利用方行手帕测量比较两块毛毯的大小并记录操作表格,巩固迁移经验。最后,师幼一起验证结果。再次巩固强化测量物体面积的方法以及检验幼儿记录的结果是否正确。第二环节:会选择合适的物品测量比较物体面积大小。问题情境是:天气越来越冷,村民们拿出了两块地垫给公主,三角形坐垫和菱形坐垫,这次小灯笼拿来的是三角形木块和正方形木块,到底哪块适合拿来比较呢?为什么?该如何去测量呢?这部分内容相比前面的操作活动,难度有所提高,这也是本次活动难点所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地呈现每一环节,为幼儿创设“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来摘桃,体现了幼儿获得学习经验的循序渐进性。
        五、及时反思,适时调整
        教育研究发现,进行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想要成为一名有作为的教师,就需要总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自觉地把教育反思视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班数学活动《公主殿下来的那天》我利用一课多研的形式,前前后后在园内进行了三次磨课,我园有经验的老教师和有想法的新教师均给予我很多不错的建设性意见:如导入时间过长稍显啰嗦;指导语不够简洁和严谨;难点引导不够导致孩子们在比较三角形和菱形地垫时不知如何下手;操作材料中对象过多太过繁琐浪费时间等等。经过这样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在县级比赛中,我虽然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专家也指出我的问题所在:即一次数学活动最好只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面积的守恒问题可以留在下一次活动进行,否则就显得整个活动内容太多,对于只有四五岁的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一下可能接受不了那么多的内容。因此,每一次的反思都是不断调整我的教学活动并将其变得趋于完美的好机会,那么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从经验型教师往专家型教师的方向慢慢靠近。
        数学绘本中的故事情境提供了幼儿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幼儿会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这样数学就不会遥远不会枯燥乏味更不会生硬难懂。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它们往往蕴含在朴素的外表之下,让孩子们一边轻松快乐地游戏,一边自然而然地积极思考,这才是我们积极探索利用数学绘本有效开展数学绘本教学的最重要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娄文瑶.浅谈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幼教天地,2013(09)
        [2]徐冬梅.绘本融入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J].社会科学,2018(05)
        [3]田恬、黄胜.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初探[J].教育时空,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