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兵
奉节县永安幼儿园 重庆市 404000
摘要:目前,受社会环境和家庭生活的影响,许多儿童缺乏劳动意识,不愿积极参与劳动。围绕学校如何才能更好发展、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开展了专题调研,从现状、对策和建议三个主要方面可以进行一个积极探索与思考。 从一日生活是提高幼儿劳动意识的“主战场”;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劳动兴趣的“主渠道”;集中教育活动是提高幼儿劳动素养的“主讲堂”;家庭教育是帮助幼儿养成劳动习惯的“主阵地”。
关键词:幼儿;劳动教育;实践与思考
《纲要》中明确研究指出:3-6岁是儿童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社会生活行为习惯进行初步养成的关键期,要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在生活中,有些父母不允许他们的孩子参加劳动。为促进我园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我们通过专题研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认真学习与思考。
一、现状:劳动意识较薄弱
我们成立了一个关于劳动实践专题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根据计划目标,从劳动意识培养,劳动素养提升,劳动习惯养成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制定了幼儿劳动习惯养成调查问卷。经分析,能主动参与劳动的孩子占比45.7%,家长对孩子劳动培养情况较差占41.5%,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途径大多以榜样教育为主占比66.8%。调研分析发现,孩子进行劳动的主动学习意识还需加强,家长虽重视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又缺少行动,以致包办代替现象严重。
二、对策:家园共育促提升
(一)一日生活是“主战场”,增强幼儿劳动意识
一是每天值日。建立一个适合各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值日管理制度,每天开展,使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乐意做,享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二是每周体验。分区分班分项目进行劳动体验,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服务质量意识,享受与同伴一起劳动的快乐。三是每季探知。幼儿园应创造条件开辟沙地、水池、种植园地等,并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进行绿化、美化园地。让孩子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学会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分析能力,有效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游戏活动是“主渠道”,培养幼儿劳动兴趣
一是重视区域游戏材料。创设有效的区域游戏环境,投放丰富多样数量充足的操作材料,从材料拿,玩,布置,到最后的分类整理都需要幼儿动手。通过各种不同材料,提高我园幼儿分类整理、动手动脑的能力。二是重视游戏过程中的互帮互助。在游戏过程中,有幼儿不会使用工具,或是不会做某件事情时,让孩子们互帮互助中从而学会乐于助人、乐意做事,学会动脑、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交往等。三是加强户外运动后器材的分类。户外活动是孩子们可以释放天性的好平台,游戏结束时,教师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整理玩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为集体生活服务的意识。
(三)集中教育活动是“主讲堂”,提高幼儿的劳动素养
一是五大领域无缝衔接,渗透劳动教育。每周开展一个领域的劳动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幼儿劳动素养。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体会劳动的快乐。二是有效开展节日活动,提高幼儿劳动能力。多姿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让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和期待。三是做好劳动案例研究分析,找准问题进行再教育。案例分析为突破口,找准问题,点面结合全面教育。幼儿年龄尚小,他们虽然知道该怎样做,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按照相关工作目标或规则去完成。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这是正确的做法吗?为什么?如何做?以及目标跟踪教育,以实现幼儿的自我管理、自律,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服务能力。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学校每学期策划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以稚嫩熟练的劳动技能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培养孩子社会服务能力和奉献精神。第五,每期开展亲子活动,提高幼儿劳动技能。利用家园共育平台,要求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共同努力提高孩子的劳动技能。
(四)家庭教育是“主阵地”,助力幼儿劳动习惯养成
家园合作是推动劳动教育科学化实施的关键,家庭又是孩子劳动的主阵地,而家长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师”,对孩子的劳动习惯养成具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是借助家长会、专题讲座、亲子活动、家园栏等平台引领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知识,进行劳动教育宣传,引认识幼儿参加劳动的益处,一致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等,对孩子大胆放手,不要包办代替,促使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二是可以及时肯定,不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发现孩子主动劳动,及时对孩子肯定和表扬,增强孩子的劳动兴趣,有时可根据任务轻重进行奖励,但承诺一定要努力实现,让他觉得父母是个言而有信的人,也是一种良好品质教育。
(五)激励评比是“好方法”,提高幼儿劳动兴趣
一是搭建劳动展示平台。为孩子提供多种形式展示平台,如开展“手工制作比赛”“观家乡菜制作展示与品赏”“整理书包比赛”“叠被子、叠衣服、叠毛巾比赛”等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示自我,体会劳动的快乐及意义。二是执行跟踪记录。根据儿童表现,为儿童量身定制了“评价表” ,并对评价内容进行了仔细筛选。在学期结束时,家长会时向家长宣布获得本学期“劳动先锋”称号幼儿,作为一种鼓励,提高幼儿劳动兴趣。
三、建议:潜移默化抓日常
新时代中国赋予了劳动教育发展新概念、新观念、新意义、新价值与新要求。在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幼儿劳动教育过程中,仍有困惑存在:第一,好习惯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如何以更便捷、更科学的方法进行强化和巩固,使良好的劳动习惯扎根幼儿心底。第二,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进行细化,系统化,规范化?第三,国家层面一直强调“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并未提及“幼儿园”,如何使劳动教育在学前教育领域生根发芽?
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劳动教育,幼儿劳动教育需要幼儿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从而体验劳动乐趣、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及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以劳动最光荣为使命感,荣誉感。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幼儿园工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