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慧
围场县镇郊学区龙头山小学 河北承德 068451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还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能够了解并认同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丰富学生的认知,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并主动积极地担负起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责。
1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无法很好的理解文章中所表现的情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对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过程,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专家修复过的圆明园图纸,再与圆明园的现状进行对比,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观看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也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
2深入分析阅读素材
在小学的语文阅读素材中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阅读素材,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如在古诗《秋思》的教学中,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受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他们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古诗中的“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等字,引导学生分析每一句诗句,让学生品味诗句的意蕴,体会到作者张籍一个人站在洛阳街头,在瑟瑟秋风中,他看到他人团聚的场面,内心忧伤,寂寞,他想念家乡,欲提笔却又难诉自己的万千离愁,这份深入骨髓的思乡之情令人动情。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阅读素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游子的思乡情怀,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而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对于家乡深深的思恋之情,家庭意识和血缘亲情已经根深蒂固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这种思乡情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恋土情怀的折射,更是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继承,学生对古诗中思乡情结的感悟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
3采取探究性学习法
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教学任务、学习成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讲授法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在阅读教学中自己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和研究,能够加强对文章的了解,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探究性学习法,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如在《怀念母亲》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自己阅读完文章的感受。然后让学生阅读文章,在阅读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文章中主要描写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思考,并与其他同学探讨,最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于生身母亲以及祖国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感受到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
4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远远不足的,因此教师要借助课外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如在《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的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清明上河图》这一艺术作品,教师在课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绘画大赛、有感绘画的主题演讲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绘画艺术形式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博物馆,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到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艺术佳作,感受到中国书画的魅力,在接触的不同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所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有关中国绘画以及不同朝代经典作品,让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绘画史和不同朝代的艺术特色,提高了学生对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了解。
5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通过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阅读素材、采取探究性学习方法、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并感受到文章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云平.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23):70-71.
[2]胡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统编本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8(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