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钟小虹
[导读] 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的孝道文化、言行合一以及人文情怀,古人当中的舍生取义精神仍然激励着中华儿女砥砺前行。
        钟小虹
        茂县凤仪镇小学校  四川省阿坝州  623200
        摘要: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的孝道文化、言行合一以及人文情怀,古人当中的舍生取义精神仍然激励着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因此,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贯彻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学思践行的策略,引导学生多去了解传统文化,阅读经典名著。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教育的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合格人才不仅表现为技能过关,同时也表现为拥有良好的品德。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提升个人品质的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现在很多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过于重视小学学生的知识记忆,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贯穿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挖掘语文教材当中的情感人文因素
        人文情怀是人类独有的特质之一,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重要依据。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蕴含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在语文教学中,缺乏人文情怀的教学是昏暗的、死寂的,也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名家大作,都是很能体现教材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包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细腻的情感、浓郁的情感,是作家情感的果实,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思想,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渗透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本诗的作者是明朝文学家于谦,是其在观察了石灰烧制之后有感而发写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利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同时联系于谦的生平可知,这首诗也成为了于谦一生的写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想要向学生讲解古诗含义,还要阐述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怀。教师一定要发挥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借助文言文、古诗、现代诗歌等形式,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学思践行,认真看待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对传统文化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优秀传统文化不只是古代伟人的行为准则还应该成为现代普通人遵守的尺度,必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践行在实际生活当中。文学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它起源于生活,小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感悟。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出塞》的学习中,就可以渗透古人浓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只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虽然内容不长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特征和人心理的描写,表现了复杂的个人情感。一方面是同情边疆士兵的长期戍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战争的正义性,体现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爱国情怀。另外,本诗除了能够反映作者的爱国情怀之外,由于盛唐的历史环境,还展现了作者满满的自信,相信国家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3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
        经典名著是传统文化的浓缩,经典名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多不胜数,远非课本教材所能概括,小学语文教材由于篇幅有限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教学使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部分与教材有关的课外读物,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名著、唐诗宋词等。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文史哲来说,即便是满腹经纶的孔子都会谦虚地表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教材是语文课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语文教师教学绝不能仅仅依赖于教材,更要善于拓展语文教学的题材与内容。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观看影视作品、讨论热点话题等方式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文化素养。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名著中选取片段,让学生进行欣赏,还可以选择桥段让学生去演绎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台》《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来进行学习,比如倾听专家对屈原的解读,对苏轼诗词的分析,这对学生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结论
        总之,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挖掘课本教材当中的人文情感因素,以培养学生的人文观念,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是教学灌输,更重要的是教学思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去看待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刻爱国情怀;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去读课外相关读物,丰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将传统文化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史登艳.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融合分析[N]. 贵州民族报,2020-08-20(B03).
        [2]黄海磊.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