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宁州
[导读] 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综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宁州
        山东省泰安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文言文当中暗含了深厚的历史元素,也是我国古代文人骚客进行创作的主要方式,在语文课程的施教活动中,教师进行文言文的高效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进行文言文的解读,也能够强化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的认识,使得学生基于文字之间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传承传统的效果。但是,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生活在汉语言的环境下,极少会在生活中接触到文言文的内容,为此,在教师直接为学生展示文言文的内容时,学生会因为学习内容晦涩难懂,而降低理解的质量。所以,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进行文言文教育方式的调整,在改良不足中提高文言文施教的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综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
引言
        通过分析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通过灵活丰富的讲解过程,让学生们走进古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拉近与古人的距离,获得一种持久的兴趣,并以终身学习的要求把这种兴趣融入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学科应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一、学习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而文言文则不止于基础学科,更是历经无数春秋积淀并传承下来的语言艺术。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初中甚至高中课本上,都有文言文教学这一板块,足见文言文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初中文言文教学之所以会成为当前语文教学当中的一大难点,是因为文言文当中的文字以及修辞手法与当代文学不同,学生无法顺畅地进行阅读,而这也给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对整个语文教育事业来讲,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课堂主体把握不足
        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小主人”,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际教学中,教师仍然存在“一言堂”“唱独角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降低学生的课堂体验感。
        (二)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处的语言环境影响,并且之前接触到的文言文较少,文言文学习就会显得比较吃力,再加上文言文中的文字比较生涩,读起来也会显得不易,因此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会显得比较抗拒,久而久之会对文言文的兴趣降低,有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会出现厌烦、抵触的心理,使得文言文学习质量不高。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一言堂、独白的教学方式,教学氛围枯燥无趣,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只会觉得文言文是一种无聊、无趣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文言文自主学习兴趣很难提升。
        (三)灵活运用文言文的能力较差
        任何学科的学习当中都会存在一定的规律,文言文也是这样,其中很多的知识点都是反复学习和出现过的内容,例如文言文中的实虚词、语法等,很多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是多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灵活地运用,针对这种问题,学生仅仅依靠教参书是不能解决的。在文言文中,还有很多的类似词语活用、宾语前置等等的句式用法,学生在以前虽然已经接触和学习了很多类似内容,但是在翻译时仍然不能灵活地运用,总是对文言文中的内容进行一个字、一个词的翻译解释,这样对于整篇文言文中的意思也会有出入,翻译出的文章意思十分牵强。


三、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解决方法
        (一)引导学生诵读,提高阅读教育
        中学文言文教学一定要从文言文自身的特点出发,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能力的目的。诵读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基础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诵读,以吸取掌握文言文的精华。提高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的最好路径正是合理有效地诵读经典文言文。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诵读文言文,提高阅读教育,首先,教师应吃透教材,做好文本解读。文言文的文本解读比较复杂。教师须在课前吃透教材,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写作时代背景,尽心于授课前的文本解读,合理设置课堂提问。其次,教师应练就良好的诵读能力,做好范读。一名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诵读一篇文章,这将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优美的范读会深深地感染学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作品原汁原味的古韵传递给学生,营造课堂浓浓的学习文言文的古典氛围。再者,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文言文中生字带来的困难。学生学习文言文会遇到很多生僻字,这就需要教师督促学生完成正音正字的任务以扫清诵读障碍。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对语调、语速、轻重音等的把握。
        (二)有效利用媒体,建立情境
        尽管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文解读能力,但是,在面对生活中这些不常见的文言文内容时,仍旧会表现出理解难的情况。所以,如果教师直接地以教材作为讲解资源,那么学生也会陷入抽象的漩涡之中,减小对文言文建构的质量。而这样机械的方式也会无情地抹杀学生对文言文建构的积极性,减弱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质量。因此,教师不妨利用媒体技术展开施教活动,转变以往的文言文展示方式,促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提升对文言文内容的解读质量。
        (三)尊重学生主体,引导自主探究
        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识探究活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有效知识的建构,又能够使学习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拓宽学习范围,深化知识理解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师应该明白,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大量的文言文学习作为基础。由于课内文本容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完成课内文言文的教学之后,应该及时对学习活动进行拓展。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五)设置课堂提问,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课堂提问能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教师进行策略调整和计划安排,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合理设置提问内容,避免超纲、超限等现象,确保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教学问题和困境是一种常态,正因为有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和困境,才能够给予教学工作者更多的解决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转变思想,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带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当中,发现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古文乐趣,为传承我国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小英.浅谈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J].新课程(下),2019(11):71.
[2]肖明亮.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50-352.
[3]孟艳杰.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9(11):142-143.
[4]韩凤英.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的迁移教学[J].东西南北,2019(22):223.
[5]张根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2019(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