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信息化与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朱金停
[导读]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面对信息的裂变,每个人必须要找准生存和发展支路,身为人师者必须认清形势,先行一步。
        朱金停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义堂中学432514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面对信息的裂变,每个人必须要找准生存和发展支路,身为人师者必须认清形势,先行一步。通过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加强在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拓宽、更新知识结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主动与学生一同进行合作学习;积极创设软、硬件网络支撑平台等途径,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
        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是我们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深入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是教育信息化的宗旨。
一、信息素养与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事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于 1974 年提出来得 ,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研究的深入 ,对信息素养的内涵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1992 年 , 美国的 Christina Doyle 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定义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 ,教师的信息素养基本包括这些方面: ①对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有正确的理解;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获取所需信息的欲望 ,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 ,积极投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②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 ,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 ,并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③能准确、快速地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④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布信息 ;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与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1.教师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教师作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其理念、方法、手段、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1)强化教师信息化意识,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师教育的信息化一方面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是将学科知识科学地融入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也就是目前广泛提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保障。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地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知识技能,不断探索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内在联系,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与所授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经筛选后严密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从而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模式将所授内容展示给学生。整个过程师生互动,设问导学,展示生动形象、信息量大,并且在知识的重点和延伸点,教师可以提出扩展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培训。学校要想实现信息化教学,就必须要不间断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培训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平台的操作,主要是 Office办公车欠件(Word、Excel、
PowerPoint) 、Internet的基本使用到文献的检索方法二是针对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联系,采用案例分析进行“整合"方面的培训,时期通过对案例的思考与分析,从中获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好处。大家在培训学习中相互研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学生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学生具有的对信息的获取、整理、创造、呈现的能力一一信息能力,对学生学习影响甚大,故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两方面,一是拥有坚实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二是具备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是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的工具。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决不能是单独的,而是必须与相关知识、具体应用相结合。如学习了word可以和学校的周刊排版编辑相结合;Excel可用于成绩的统计分析.“一因此在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结合具体应用布置题目,而题目的灵活性、综合性对学生掌握知识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实践应用整合起来,它就是一种工具,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想到它,并能够用它把问题解决掉。
        此外,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也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广泛深入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大力推进教学信息化,全面促进教育现代化,势必带动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它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教育主门、领导以及教师本人的共同努力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地工程。所以师资培训部门应为这项长期的培训工程制定目标和规划,开发一系列能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课程。要把皿点放在信息技术如何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面,这样习峭培养更多地高素质的教师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2】 《教师教育研究》:《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3】 《内江科技》:《信息时代如何提高师生的信息的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