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积极作用的适宜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张晓玲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年轻的爸妈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祖辈教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家庭教育形式。
        张晓玲
        重庆市大足实验幼儿园  40236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年轻的爸妈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祖辈教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家庭教育形式。然而,有着自己独特思维与阅历的祖辈家长,其价值观、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教育方法等都较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我们可以采取何种策略发挥他们在家园共育中的积极作用呢?本文尝试在家园共育中,从巧妙应对与祖辈家长的沟通、提高祖辈家长的教养水平、运用祖辈家长资源等方法入手,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关键词:祖辈  家园共育  适宜性策略
        祖辈家长很爱自己的孙辈,也有时间、有精力、有愿望为自己的孙辈做事,是很好的家长资源。我们可以采取何种策略发挥他们在家园共育中的积极作用呢?
        一、沟通到位,增进情感交流
        (一)肯定
        面对幼儿所犯错误需要与其沟通时,教师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使祖辈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肯定与喜爱,从内心自觉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如祖辈家长面对孩子争抢玩具的现象,总是偏袒自己的孩子,沟通时,教师可先适当夸奖孩子身上的优点,然后再把祖辈家长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如何帮助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的问题上来,让他们明白同伴相处对孩子的重要性,真诚而婉转地提出建议,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
        (二)接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短项,每位老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还带有老人特有心理特点,其中有些是不容易被年轻人理解和接纳的。作为教师,要尽心去了解老人们的特点,接纳他们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包括他们的愤怒、与教师的对立情绪等。
        (三)理解
        当祖辈家长生气和发脾气时,教师应把与他相关的信息与他当前的想法感受行为贯通起来,思考他为何这样。特别在祖辈家长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教师要扮演他们的知心朋友,倾听理解他们的苦恼,化解他们焦灼的心情。
        (四)倾听
        许多祖辈家长特别喜欢与老师聊天。他们每天来园时,都会在意教师是否微笑,是否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是否用诚恳的态度倾听他们说话。因此教师要在耐心倾听时注视对方、点头、微笑等,使祖辈家长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在倾听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了解祖辈家长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五)委婉
        教师做祖辈家长工作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们的观点和自己有冲突,或者他们的观点存在明显问题时,教师不要顶撞或直接指出他们的不对,而要委婉地采取边哄边讲的方式。
        (六)调侃
        教师和老人接触,要了解他们的个性,采取与其个性相适应的沟通方式。开朗健谈的老人,会主动与教师交流,询问自己的孙辈的情况,教师与他们的互动自然会多一些;害羞或冷淡的老人,他们很少主动与教师交流,对教师采取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常常使教师无法与之互动。对于这类祖辈家长,教师不仅要理解他们,还要主动与他们调侃,与他们沟通时玩笑比严肃的交谈更恰当。
        (七)等待
        祖辈家长的经历很丰富,自己又有抚养子女的经验,他们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点,要想他们立刻接受教师的观点,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教师要放慢交流的节奏,通过多个事例在多次沟通中慢慢渗透对他们的要求,等待他们的转变。
        二、更新理念,提升教养水平
        (一)开设“祖辈家长课堂”
         针对祖辈家长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一现象,幼儿园专门开设了“祖辈家长课堂”,每期邀请育儿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以生动、有说服力的方式,向祖辈家长传播科学的教养方法,帮助祖辈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如“我是孙孙的加油站” ,从孙辈的身心健康方面进行讲述;“吃出健康来”,从营养科学的膳食搭配说起;“我该这样做”,从孙辈的科学教养方法与策略谈起……
        (二)召开“祖辈家长交流会”
        每期召开一次“祖辈家长交流会”。我们会提前一周收集祖辈家长感兴趣的、出现频率高的教育问题,确立各年龄段互动话题,引导祖辈家长共同探讨,改变教师中心发言、家长被动聆听的形式。我们还让祖辈家长表达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困惑,互相交流自己成功的教育经验,在互动中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借鉴他人的有效做法。
         (三)组织祖辈家长来园观摩
        为了让祖辈家长更信任幼儿园与教师的工作,我们号召祖辈家长来园作家长义工,让他们切身感受教师在活动中正确的教养态度、方法与成效。如在观摩孩子户外活动时,祖辈家长从老师的组织与要求中,了解到要观察运动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具体包括能否感知冷热、能否自己穿脱衣服和擦汗等。祖辈家长惊讶地发现,原来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具有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走进祖辈家长家庭指导
         家访是进一步沟通的好方式,也是消除彼此间距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采用随机家访的形式上门指导,为祖辈家长解疑答惑、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有的祖辈家长思想固化,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育儿观念和方法,教师就多去几次,陪祖辈家长聊天、话话家常,把正确的教养方法通过信任与潜移默化的交谈根植于祖辈家长的心里,再帮助其改变不合适的做法。
        三、开展活动,巧用祖辈家长教育资源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家长必须时常参与到教育中。为了充分挖掘祖辈家长珍贵的教育资源,我们积极开展“祖辈家长进课堂”的家长助教活动,丰富幼儿在园的活动内容。
        (一)看一看 知识多
        在祖辈家长里,有许多卧虎藏龙的“职业高手”,请他们讲讲关于自己职业方面的小知识,他们擅长,效果甚好。如邀请老中医爷爷为孩子上“有用的中草药”教育活动,使孩子们感受到中医的神奇和伟大;邀请警察爷爷为孩子上“谨防拐骗我最行”教育活动,孩子们明白了“保护自己不上当”的道理;邀请美术家爷爷为孩子上“醉美中国画”教育活动,孩子们了解了中国画艺术,使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邀请祖辈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制作“果蔬创意拼盆”,不仅使祖辈家长的厨艺技能得到了展现,还使孩子的创意和灵感得到发挥;邀请教师奶奶来园为孩子“讲故事”,这不仅是祖辈亲子阅读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增进了祖孙感情。
        (二)动一动  才艺多
        邀请祖辈家长带领孩子们玩他们小时候玩过的民间游戏,如打陀螺、踢毽子、跳 房子、滚铁环等,既让老人享受到了老有所乐,也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还可邀请擅长跳民族舞的奶奶来园协助教学,老人形象生动的现场表演和讲解,使孩子们在动一动当中,初步感受到民族舞的特点和魅力。
        (三)做一做 技能多
        在祖辈家长里,有许多老人会许多精湛的手工活儿,如:竹编、雕刻、刺绣、编织……邀请祖辈们到班带领孩子一起学习这些传统手艺,既是文化的传承,也从中亲身感受到了这些手艺学习的艰难过程,体会到传统民间手工艺品文化的珍贵。我们还利用中国传统节日,邀请奶奶、外婆们到班和孩子一起过节,展示她们精湛的做美食手艺。元宵节,我们一起搓汤圆、包饺子;清明节,一起包青团;端午节,一起包粽子;中秋节,一起打糍粑……
        (四)玩一玩 快乐多
        为了让孩子发现爷爷奶奶的不同本领,更加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从而产生敬爱之情,班级可以举行“祖辈才艺秀”活动,给予祖辈家长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另外,还可制造机会带领孩子到祖辈们开拓的“种植宝地”去挖土、浇水、施肥、采摘……孩子在对大自然的了解学习中,促进了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良好的引导和沟通,教养水平的提升,祖辈家长资源的利用,将进一步发挥祖辈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幼儿、教师与家长共成长,成为助推家园合作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琳涵.爷爷奶奶一起来——浅谈祖辈家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7(7)
[2]徐爱华.指导祖辈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几点策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