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鉴萍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梅江小学 511442
内容摘要:
阅读能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几乎所有的现代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课内课外阅读都显得十分重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小学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50万字以上。一年级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教师要努力多渠道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关键词:一年级 阅读 习惯 培养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副市长朱永新说:没有什么比阅读对于一个民族更重要。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对阅读的热爱程度;因为一个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的气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人是不是能认真读书。在这里谈一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应该怎样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一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
课外阅读是人生阅读学习的起始阶段,是“一张白纸画最新最美画图”的良机,但也极易被不慎的笔墨听涂损。小学生一年级阅读的启蒙性及系列性主要是从识字、词到句、到段、到篇。由于小学生受自身心理特点的制约,个性倾向性还不够稳定。他们并未掌握读书方法,形成读书习惯。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普遍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主要的原因有:第一、部分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以至于家庭和社会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在一年级小孩子阅读时家长没做到陪伴,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以致造成小孩缺乏阅读模仿的对象。第二、有的家长很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他们把课外阅读当成是一种任务硬塞给孩子,自己挑选一些他们认为好的书给孩子,没有真正常地从孩子的需要入手,一下子就想将孩子培养成才,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第三、有的学校的藏书不够丰富,更新速度不够快,借阅时间不够充裕,学生普遍借不到自己喜欢看的书,越看越不想看。第四、由于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学生的课余生活被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或网络游戏所吸引,时间一长就更加不想阅读。第五、阅读缺乏指导和延伸。从以上种种来看,现在一年级小学生,要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一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困难
(一)情意态度方面
1.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理解,目标性不明,一年级学生对此态度不正确,处于可有可无的处境。
2.课外阅读难以检查,以致学生态度爱理不理,喜欢看就看,不喜欢就不看。
3.对课外阅读怀有恐惧感,不懂得如何阅读,对一本书无从入手,犹如老鼠拉龟—无从入手。
(二)技能技巧方面
1.阅读欠方法。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识字量不大,大多数人独立拼读拼音的能力也还没有形成,理解能力比较差。让他们在阅读上走马观花。
3.不会挑选适合的书。文字太多不理解,没有文字的阅读不算真正常的阅读。
三、让一年级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与对策。
(一)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消除心理障碍
“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积极的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热情。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识字量不大,拼读拼音的能力也还没有形成,阅读纯文字篇目,即使是注音篇目都有困难。而绘本的图片能够大大降低孩子们对于文字阅读的恐惧,让他们更愿意去阅读。多让孩子聚在一起看书,安静脉阅读,利用活动让他们分享读书的乐趣,不要提太多的要求,让他们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阅读,这样才会发自内心的喜欢看书。
(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保持参与的强烈欲望
有人说: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批评和责备都更有力量。教师激励性评价要适时、适度、准确、具体,并富有艺术性,切忌言之过甚,对优点的褒奖和对其前景的引导都应该恰如其分,在恰如其分的评价中既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一方面做得好,又让他们学生初尝到成功的滋味,在快乐中,他们会更努力争取下一次更大的进步!
(三)选择合适的书
教师在介绍读物时,对低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童话和通俗的寓言读物,使他喜欢读,“读有所用,读有所得”,更重要的是能持续的读,形成习惯。鲁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孩子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时时有书读,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四)教会学生自主识字方法
掌握自主识字方法,识字是一年级学生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阶段,也是儿童主动阅读、写作的坚实基础。在平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识字方法的教授,让孩子在扩展识字量的同时,也掌握怎样去主动识字。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法。环境濡染识字法,让家长配合,在家庭里常见、常说、常用的实物上挂相应的大字卡片和其他卡片;在户外看到广告、招牌、标语、路牌、门牌都可以教孩子认识字,培养认学兴趣;在食品袋、电视节目等到处都有视觉语言,都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生活里处处有听觉语言,在让孩子学的时候添加点趣味这样更能提高孩学习的兴趣。有时孩子们只要看懂了图画就自然记住了字形,同时也掌握了字义。这样,就能轻松学会生字,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水平。
(五)每天给孩子定好阅读时间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我们给一年级的学生定好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反复训练,要求家长配合做好,这样就像吃饭,每天到了某个时间点,大脑就会发出信号让你自觉地去做这些事情。阅读也一样,而且一年级孩子可塑性强,如果孩子喜欢阅读,这样阅读习惯培养起来就有事半功倍之效。
让每一个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习惯,把阅读中学到的优美的语言、精彩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自主的活动,有耐心、有恒心,要不断指导、认真督促、及时纠正,逐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