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艳
安徽省滁州市实验小学邮编:239000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稚嫩的年纪,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悄然进入青春期,有些学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这会对学生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既可以与学生亦师亦友,又可以为其树立多种榜样,这会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目前,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需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并且在素质教育中,需要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这就意味着教育任务具有多面性,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既要开展学科教育,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较好的信任关系,这会有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青春期悄然到来
在当前的小学中,高年龄段的小学生已经悄然进入青春期,在心理上会慢慢地出现细微的变化,比如,男孩子会更加注重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女孩子会更注重自身的打扮,这些表现说明学生的虚荣心逐渐增强,并且当班主任对学生批评教育的时候,有些学生会出现反抗、不服的语气,说明学生的自尊心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我约束意识,以至于常常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
1.2缺乏准确的思想判断力
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刻刻会出现某些诱惑,如电子游戏产品,这些事物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思想,会灌输负面的思想意识,如过度消费、不自律等,这会对学生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在长此以往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波动,易于形成消极学习的心理。因此,从以上表现来看,说明小学生不具备准确的思想判断力,不能分清楚接触事物的利弊。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2.1亦师亦友,亲近学生
在有些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易于忽视对学生的切身关怀,认为这种教育任务属于“画蛇添足”,多半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会不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因此,需要班主任能够改变片面的教育观念,亲近班内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悄然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排解初入青春期的困惑,疏导不良的心理。
例如,在班内常有不听话的学生,容易扰乱课堂的教学秩序,对于该类型学生,不能急于指教,需要找寻学生的兴趣点,如A同学喜好参与篮球运动,班主任可以不时地参与篮球运动,这会增强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与其可以谈论篮球技巧,或者喜爱的篮球明星,这会逐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再不时地与学生沟通心理,逐渐地打开心扉,这会有助于改变不听话的坏毛病。
还有些学生,虽然成绩较好,但是沉默寡言,不善于他人进行交流,这会易于形成孤僻的心理,为了疏导该类型学生,班主任可以从学习的角度切入,不时地与学生沟通学习问题,在得知学生状态下滑时,可以通过家庭手段,了解发生下滑的原因,与其逐渐地深入沟通,这会逐渐增强对班主任的信任感,此时再慢慢地疏导学生孤僻的心理,会促进慢慢地与其他学生展开交往,有助于形成阳光的心理。
2.2树立榜样,砥砺前行
小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模仿能力,如果班主任能够为其树立多种积极的榜样,促使学生效仿榜样,这会起到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因此,这就可以从班内优质学生着手,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学生自身的学习、道德优势,鼓励其他学生争先效仿,从而能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例如,如果班主任想要训练学生的写字能力,可以与语文教师沟通,找出班内写字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在某次班会上,特意指出这些学生,将他们的语文作业分发给其他学生浏览,赏析他们书写的汉字,这会令学生产生自觉形秽的感受。随后,令写字能力较强的学生逐个地分析练字经验,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借鉴他人的经验,将其作为练字学习的榜样。
如果班主任想要培养学生负责人的心理,在班内可以召开“嘉奖会”,在某次班会上,根据班内所有班干部的日常表现,选出部分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班干部,为这些学生设置“嘉奖”,在颁奖的时候,可以邀请这些班干部上台,班主任会讲述颁奖的理由,令其他学生了解这些班干部的优秀之处,要求学生效仿获奖的班干部,学习高度负责的精神,这会有助于灌输责任意识。
另外,需要班主任本身做好榜样,一方面需要从日常的生活点滴中做起,在班内需要表现出尽职尽责的教师形象,令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敬畏之感,而不是害怕之感,在管理学生的时候,需要尽显包容之态,令学生能够卸去对班主任的防备心理,鼓励学生包容他人,另一方面需要从自身的专业素养做起,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地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争取校内的优秀教师评选资格,这会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有助于形成奋进、积极向上的心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既会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又会涉及学生的学习,需要班主任能够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每名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令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韦秀莲.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40-41.
[2]武慧琴.核心素养视角下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