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赏细节以情激情——初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李苗妙
[导读] 语文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学科,尤其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总会被家长学生忽视,认为是一个简单的识字认字的学科。
        李苗妙
        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中心小学(河北 石家庄)052163
        摘 要:语文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学科,尤其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总会被家长学生忽视,认为是一个简单的识字认字的学科。实际上,语文的妙处不只是对文字的简单认知,更是在于学生情感的初步建立。本文简单探讨那些被隐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学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语文教学

        引言:从小学的语文课堂开始,直到中学语文教育,乃至大学中文学的赏析,不论是中外文学名著还是我国经典的古诗词,品鉴赏析的时候,任课教师最常强调的一个中心思想便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此可见,文字和创作者的感情息息相关,那么作为文字系统教育的“语文”自然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建立正常合理的情感价值观。
        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成为小学语文的任课教师的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自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师道存,学生才能向师而学。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任课教师,不应该只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更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兼顾情与理两部分,让学生在武装自己头脑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
从文章内容里,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找到两者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教给学生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友情?何为感激?何为幸福?让他们学会辨别自己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去分辨那些已经出现在他们生活中或者即将出现的情感究竟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对待和处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就有了新的认知和收获。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很纯粹,得了一百分自然是高兴骄傲,丢了心爱的橡皮自然是要伤心难过。于是,得了一百分的学生开心地大叫,骄傲地打算今天回家要玩一个小时的游戏;丢了心爱物品的小同学哇哇大哭,扰的周围人都不得安生。这是学生情绪波动大,又不懂得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自然就会做出许多不当举动。
教师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的领路人。再去考虑以上两种情景,得到一百分的同学正在得意洋洋,任课教师温柔不失严厉地对他讲:“得到一百分的你很棒,恭喜你!但要不要继续优秀下去要看日后的付出,骄傲使人落后,你要更加努力哦!”也许这样的提醒会让学生放弃课后的游戏之旅,摒弃之前享乐的思想,既而调整自己的玩耍与学习的时间。


面对大哭不止的学生,也要耐心地安慰:“宝贝不哭,老师知道你很喜欢那块橡皮,丢掉它你很伤心,老师可以帮你一起找,或许我们能找到呢!你这样大哭大闹不仅浪费了找橡皮时间,还打扰了别人的休息,是不是呀?”也许安抚的话会让哭闹的学生安静下来,在面对不好的情绪的时候,适当的引导会帮助孩子找到更适合的处理方式。
        3. 课文中体会感情的可贵
小学语文教材中除了对生活的简单认知,还包含了对情感的培养提升。因此语文课堂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平台。这里就要涉及一些课堂策略的问题,我们做个简单讨论。
3.1 关于课堂效率
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授课时间是多长,最基础的都是保证课堂效率。只有课堂效率高,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才不会被学生迅速遗忘,避免浪费时间精力却没有建立基本认知。有关效率,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的课堂就要在激趣上多下功夫。
3.2 丰富课堂形式,体会人间真情
小学生有好奇心重,爱动爱玩等特点,与其强制他们坐的笔直不如调整原来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课堂形式中加入新的方式,玩点新花样,增加课堂乐趣。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二年级有一篇课文,叫《雨伞》,讲的是祖父对孙子的爱护,一场倾盆大雨中,祖父将伞倾向孙子,自己被淋湿了肩膀。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可以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大人们会用什么样的举动体现对自己的爱护。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朗读原文的形式,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的点滴与文中的描写,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护,懂得家人的付出,并报以感恩的心情,去爱护自己的家人,为自己家人付出感情。不仅懂得亲情的可贵之处,更是从小建立“情感是双向的付出”这样的正确情感价值观。
3.3 学习课文,反用在生活中
课文里隐藏的情感不仅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建立情感世界,还可以帮助学生用到生活中去。比如《棉鞋里的阳光》讲的是妈妈帮奶奶晒被子教会“我”帮奶奶晒鞋子,从小事做起孝敬长辈。这篇文章就可以教会学生从细小的事情中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护与关心。
《失物招领》则是讲学生随地乱扔垃圾,被老师和张爷爷发现,以身作则教会学生不可以乱扔垃圾。生活中,老师和家长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学生们一起做环保小卫士,在平凡的行动中成就不凡的自己。不随手乱扔垃圾,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也是学生们的学以致用,努力实践的证明书。
生活和文学息息相关,文学可以源于生活,生活也可以从文字中得到启迪。小学生的语文课堂看似简单,实则蕴含大量情感信息,或是亲情或是友情又或者是在生活中不起眼的点点滴滴里透露出来的真、善、美。
        结语
本文意在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呼吁任课教师在任课过程中加以关注,有意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不止教会学生“句读”,更教会学生“人间真情”。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王启明《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2017
[3]傅华强、张银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