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钟红军
[导读]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变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主要目标。
        钟红军
        四川省射洪市东岳镇初级中学      629200
        摘要: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变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主要目标。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对素质教育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一番研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生物
        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把学生作为探究课堂的主体对象,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有更多的收获,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构建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验活动结合起来,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师生之间共同构建趣味、高效的生物实验课堂,真正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下初中生物课堂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关注。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只是一味地讲授,一味地做题讲题,枉顾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我们要知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同样如此,而且对于这种时时在创新的学科来说,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社会责任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了兴趣的支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就难以为继。进而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只能沦为一句空谈。成功的教育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创造力,而不是永远让学生走前人走过的路。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需要如何去做呢?
        比如,在课堂之外,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各类的生物竞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而且,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产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更综合、更深入、更理性的思考,进行科学探究,这会帮助他们在现有的学习阶段有一种质的提升,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这种思考会长久的存在,一个良性的种子就开始了孕育,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他们就会成长起来,成为学科的最前沿的人才。只有这样国家的生物科学才能走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强。高效课堂的构建的核心就在于此。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过程,希望所有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努力,达成这样的伟大目标。
        二、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建立高效课堂
        在互动性较强的生物课堂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灵活,学生会主动思考,参与到教学的日常互动中,勇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建立高效的生物课堂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的交流,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素质的提升。


        紧密的课堂结构设计,能够让学生跟紧教师的思维方式去学习思考,课堂讨论时可以以小组模式进行讨论,通过群体的智慧进行问题分析,发散学生思维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调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有关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物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演示加深学生的所学知识的印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人体内脏器官有初步认知。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人体器官在自己身体上所对应的位置,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建立高效课堂
        知识更多来源于生活的发展,在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知识。教师可以将生活实际与课堂理论性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初步接触生物相关知识的时候不具有陌生感。学生对于生物知识有基础的概念理解,才可以方便教师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例如,在教学花朵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去了解花的组成结构与传播形式等相关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绿化设计,通过绿化方案设计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绿色植被,爱护家园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课堂之试点教学相结合,可以构建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四、探究性实验,尊重学生引导质疑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也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关照。在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中,作为教师需要全面尊重、理解、支持学生,引导学生去质疑所学知识,无形之中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是要让学生在平等基础上展开生物实验的探究。在生物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需要全面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探究活动中,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分享、学习,感受到探究实验过程的趣味性,全面开阔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去质疑、发现,质疑能够引导学生持续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精神,学生在质疑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所学生物实验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对待问题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知,综合、系统、全面整理所学学科知识,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法。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要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中积极探索,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探寻出一片新的天地,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爱书.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创新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7(9):127-128.
        [2]张红昀.探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13):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