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 黄磊
[导读] 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不能将学生放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之上,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专业课时,经常会出现无法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讨论和实践的学习状态。
        黄磊
        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645350
        摘要: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不能将学生放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之上,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专业课时,经常会出现无法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讨论和实践的学习状态。教师得不到反馈,不能顺利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当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缺少自律自省的精神。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趋于逃避困难和放弃挑战的学习态度,是职业院校学生表现出的基本特点。《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作为一门专业课,内容具有复杂性与抽象性。学习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这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并培养其创新意识,是广大教师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运用情境模拟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职校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后,在进行实践操作的环节通常会遇到许多课本上未给出解决方案的问题。当学生在焊接元器件、制作电路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且不能及时得到解惑时,将会极大地打击其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继续进行实践操作的意愿。教师应当在授课时创设具体的工作情境,并模拟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接触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的学习过程之中培养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时,应当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自己制作电路时所遇到的问题和采用的解决方法表现出来。当学生有逻辑、有条理地记录下在情景模拟法中发现的问题,并利用思维导图清晰直观地对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进行回顾,将会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统一进行答疑解惑。当发现学生在记录思维导图时出现条理不明和逻辑不清的问题,教师可以重复利用情境模拟法启发学生改进思考的方式,提升逻辑思维的能力[1]。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针对职校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在交互式动画软件上进行模拟操作,或有条理地展示幻灯片,为职校学生带来丰富精彩的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课堂。


        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能够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之下,对于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新颖的课堂导入模式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职校学生将会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较大的兴趣,极大地提升了课堂参与度。教师在交互性动画软件上展示测试电路、焊接元器件和常规检查等多项实践内容,将会使职校学生形象直观地模拟体验实践操作的流程,使其在集中注意力听讲时,能够迅速在脑海中构建理论知识的框架和网络。除此之外,教师播放企业生产电子产品的基本流程和展示生产过程中具体细节的视频,将会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这门课程所具有的实效性,懂得学习电子技术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光盘不仅能够在课堂的多媒体上播放,教师还可以分享给学生,使其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光盘进行学习,在动画与视频录像的协助下提升理解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加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学习需要职校学生理清教学内容的脉络,将各个独立的知识点串联成块,进行有规律的记忆和学习。学生不能在复杂的理论知识中巩固扎实的基础,建立迅速获取需求知识点的条件反应,将会影响其在后续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例如,在教授《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解释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节有关二极管的内容,再对三极管和二极管加以区分,使学生理解二极管与三极管在做法、效果和结构上都有所不同。随后,教师才能深入讲解有关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知识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和讲解顺序,在课堂的教授过程中穿插对比、复习巩固与随堂测验等环节,将会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触并学习复杂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学生在教师清晰有序的教学顺序中将基础知识概念深刻地印刻在脑海中,并在教师耐心的引导下将所学概念串联在一起,这极大地提升了其运用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记忆知识点的能力[2]。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尊重职校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年龄,充分使用多媒体的现代信息技术播放学习视频并进行动画模拟操作;应用情境模拟法逐一分析学生实操中出现的问题;有技巧地安排教学内容,将会综合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内容,并真正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韩美建.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教育艺术, 2018(9).
        [2]曹海波. 浅谈《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教学方法[J]. 视界观, 2019, 000(014):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