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昔娟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中学 239500
摘要:高中时期时间较为紧迫,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老师难以全部详细的讲解,只能根据教学大纲把时间重点放在核心内容上,而要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学生就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学生素养培养的关键目标,自主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动能,提升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特别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学科交叉,老师在教学中就要着重培养其自学能力,来发挥学生主管能动性,促进教学质量改善。
关键词:自主学习;历史教学;能力;策略
引言:
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后,知识点涵盖范围较以前大幅增加,有些知识点老师难以做到面面俱到,要让学生在课外自主的去学习探究思考,老师再做一点拨和指导。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在历史知识面的拓宽上有积极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学习方法体系,有助于学生在日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在日后更高阶段的学习甚至是工作中仍具备高效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一、通过合理设计导学方案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动能
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已经习惯了被动式听讲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历史等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中,因为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背诵,很多学生就简单的以为文科学习只是简单机械记忆,从而忽略了总结归纳分析思考这些自主学习的关键要素,自学的内生动力就悄然消失,而老师就需要从课程导学这一环节开始激发出学生的自学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以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中第一、二单元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东西方的先哲》课程为例,在编写该门课程的导学教案时,就要选择若干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思考,寻找相关的资料,受益于当前网络资源的普及,学生的资料收集的难度大大降低,因此在问题设置上就可以更加的灵活。问题一,请同学们在自行选定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在思想流派、文学艺术、治国理政方面最具代表性的5个历史政治和文化哲学人物,并通过相关的事迹和成果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问题二,请问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否可以找到历史人物观点的印证,或者说在我国古代是否有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每个同学准备3-5个点即可。这两个问题是相互递进相互影响的。
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从网上找资料,在课本中也要相关的介绍,如孔子的儒学思想,其理论观点至今还影响着全世界人民,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就能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为形象的认识,知道了文化的内涵都有哪些,包括了重要的思想成果、人文风俗、代表人物、制度规则等等[1]。而第二个问题则具有一定的难度,这里主要探讨传统历史人物及其思想流派对当今中国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建设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该问题在课本上只能找到传统文化的在当时历史时期的价值所在,而对于当代社会的作用意义,就需要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也间接的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利用冲突性元素激发学生思考质疑能力
敢于质疑是学习的一种高贵品质,当前的高中学生迫于较大的升学压力,大多经历放在了学、记、练这几方面,而深入的思考,大胆的质疑较为缺失,但是对于很多历史事件而言,其中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很多看似不合常理的冲突矛盾的历史事件,实则尤其内在的合理逻辑,如果学生能够对其加以思考,敢于提出质疑,再通过老师积极引导,自主探究、收集资料去对问题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其学习效果远强于老师直接把知识点通过填鸭式的方式交给学生。仍以高三人教版历史教材中选修3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为例,这个单元的第一章就是巴黎和会,关于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国家(大部分是资本主义的列强)确立新的世界秩序的关键会议,其实质也是列强商议殖民地资源分配的问题,因此,当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并没有拿回当时被外国列强占领的胶东半岛等属于自己的国土,而是被其他各国又重新的“划定”,即赤裸裸的侵占。老师可以就这个问题向学生发问,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再抛出另一个问题,在清政府时期,与法国发生的第一次中法战争,清政府仍然是胜利后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向法国支付巨额赔偿,这两个事件表面看似不合常理,但是其背后是否存在同样的原因。学生看到问题后,其好奇心会促动自己主动思考,并且结合老师给出的素材去自学、复习相关知识,在发言后老师进行点评并总结,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把历史知识通过问题思考进行串联,有助于后续的总结归纳,同时对民族国家情怀以及当前的社会制度有了更加正确全面的认识。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其历史素养的重要手段,历史的学习仅靠课堂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历史和其他各个学科相互交叉影响,人类的发展进程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学生在学习是就要通过自学能力培养去把握和认识它,摆脱以记诵为主的历史学习陋习,达到对历史学习融会贯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平;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2期
[2]贾晓红.浅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历史教学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28):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