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刘剑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素质教学的不断实行,在当前的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刘剑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新华小学    4008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素质教学的不断实行,在当前的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课程教育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小学教育阶段应当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放在重要位置,但在现在的小学教学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并未真正落实到小学课堂中。故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新模式进行研究。
        引言:作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牢牢主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紧要任务,即需注重培养与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切实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求各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将小学生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调整教学管理策略。牢牢将“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寻找一种高效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以人为本;新模式
        一、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中的弊端
        1、课堂教学中缺乏交流。传统的小学的教学管理一般是由学校高层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与学生均在固有的模式下进行工作与学习,这种模式严重挫伤了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与科学性,学生也难以适应这种课堂管理。现阶段,能够明显发现,在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教学工作者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这将导致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不明确,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挫伤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在传统小学课堂中,许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因经验不足,不能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只是一味照搬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管理经验,也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导致整个班级秩序紊乱,学生也不明确自己应当遵守什么样的纪律,也不清楚教师上课的要求。
        2、未重视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很多人对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定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在许多学校,小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只存在于表面,并未受到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真正重视。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颇深,完全忽略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无疑导致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没法真正落实、实施,严重挫伤了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年轻教师为了增加课堂互动性,会向学生提问课程相关问题,但又由于想追赶课程进度,根本不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给出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会增添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无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翁、是学习的主体。


        二、小学教学模式中“以人为本”的运用
        1、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并未被真正的激发出来。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应当主动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摒弃将学习成绩放在首位的传统思想,而更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模式,着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作为学习主体的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充分尊重与重视的,从根本上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举办专项研讨会,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沟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比如,针对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价值观念教学和情感态度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内容,注重与小学生的课堂互动,让小学生们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情况,开展学习趣味活动,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借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得不说,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的领导班子,可通过各种激励措施,让小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全新地教学管理模式,发挥其主体地位作用。
        另一方面,学校的领导者们应当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职业发展,不断提出创新、科学的管理制度,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创造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比如可举办“以人为本”的教学的交流会,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自己从业以来遇到的棘手问题,以及分享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让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这样的交流会中,学习前辈的经验,更好地指导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通过深层次的教学交流,让教师们能够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核。
        结束语:
        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而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仍存在不少问题,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提升自己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汪伶俐.浅析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新模式[J].当代家庭教育,2019(03):144.
        [2]杨双龙.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模式的探究[J].吉林教育,2016(18):22.
        [3]付志文.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