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信任,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李兴未
[导读] 高中班级管理涉及到老师、学生和家长,这三方人员角色不同但目标一致,如有适时适度的相互信任,易合成大合力,养成好班风,形成和谐竞争氛围,从而可就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
        李兴未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高中班级管理涉及到老师、学生和家长,这三方人员角色不同但目标一致,如有适时适度的相互信任,易合成大合力,养成好班风,形成和谐竞争氛围,从而可就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已在班级管理的一些案例,与同事们探讨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问题。
        关键词:信任 提高 班级管理 效率
        一、信任的含义和作用
        信任为交际学名词,是相信对方是诚实、可信赖、正直的。信任概念由于其抽象性和结构复杂性,在不同领域定义信任是不同的,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达成共识的观点是:信任是涉及交易或交换关系的基础。在管理和教育领域中,信任是对管理或者教育的对象给予期许和其能力的肯定,从而获得积极正向的结果,这效应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信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信任能够形成互相包容、互相帮助的人际氛围,有利于更好地形成团队精神以及积极的工作热情。2、信任能使每个人都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进而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3、信任能使合作水平和和谐度得到提高,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4、信任能激励和塑造人,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氛围中,能够彼此互相坦诚,思维空前的放松与活跃,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5、信任可健全人格,信任一旦形成一种文化,人性的本能驱使自己要维护这方相互信任的净土,一旦出现不光明的念头,都会让人觉得格格不入、自惭形秽。
        二、在班级管理中,信任从何而来?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在平时相处中,会有意无意对别人的为人处事、办事风格、工作能力、思想等信息汇总、继而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这人怎样,能做什么,可委任什么”之类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状况,对学生有一定认识,形成相应程度信任;家长对班风、子女成绩、参加家长会、与老师沟通等了解老师,从而信任老师,同时老师也了解家长,从而信任家长。以上讲的信任是别人的信任,还有自已信任自已,即自信。班主任的自信源于学习、反思、总结和积累,源于大的格局意识,源于校领导尝识和鼓励,源于科任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科任老师的自信源于扎实学科专业知识,认真备课,谦虚请教,注重学习、反思和积累,信任和关爱学生。班干的自信源于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和同学信任,还自已的努力学习和公平公正履行班干职责。非班干学生的自信源于努力学习并学所得,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信任,家长的信任。


        三、信任可在哪些方面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1、信任班干可提高班务管理效率。我担任班主任的2016届6班,信任班干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到高二的值周工作安排时,班长问我如何安排,我说请教一下值过周的班级,班委商量安排好拿给我审核就可以了。第二天班长将值周安排情况给我看,我认为安排合理,就照此执行。从执行情况来看,每个岗位准时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效果很好。安排在校门口迎宾方式很有特点,是轮流式的,每八个人为一个组,由推选组长负责,每个小组迎宾一天。五天四十个,剩下的几名学生负责升降旗。这样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迎宾或升降旗,有较为强烈的新鲜感,不会迟到。迎宾的站得精神抖擞,喊出“老师好”的声音铿锵有力;升降旗的人人准时就位,认真做好升降旗。可见,班主任信任班干,班干信任同学,在班级事务中,学生就用心去想、用智慧去做,班务管理效率自然就高。2019届的11班和现2022届的20班,也采用信任的治班模式,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班级事务,班干都很用心去做、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地配合,回头看看这些年班主任工作,我并不累。
        2、信任可激发科任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本班的教育教学效能,同时可化解矛盾。刚进高一时不久,有一科任老师就一些问题表述上与学生知道的答案不一致。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沟通好,于是这学生认为是老师讲错了,质疑老师的教学水平。将这情况告知家长,这家长就联合几个家长来找我,态度非常坚决地说要换老师,我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随即向主管领导汇报,找相关老师和部分学生了解情况。了解情况后,我向这位老师表态,我和多数学生都信任他,同时悄悄地告诉他,好好准备几课,领导和组上的资深老师要来听课。组织听课是表明学校高度重视家长反映的问题,同时也是对这位教师的爱护。听两节课后,领导和教研组合议,认为老师教学没有问题,继续留我们班任课。学生工作由我去做。我对这个学生说,请相信我们班的这位老师,他能将我们班在这个学科上带出好成绩,学生表示认可。在以后的几次月考和期末考试中,我们班这学科的成绩平均分和及格率在全年级不是第一名就第二名,而当时我们班每次考试总平均分和总及格率只排全年级七、八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班师生关系很和谐,老师的教学很愉快,学生学习很努力。有时有些领导和老师鼓励我说,你们11班学生乖,努力学习。高考时取得不错的成绩。诸如此类的信任,让我在班级管理中,省事又省力。
        3、家长和老师之间相互信任,在班级管理中可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我现任班主任的2022届高一(20)班,为更快地让家长了解我这个班主任和了解高一(20)班的科任老师,学生刚进校不到二十天之内我就开了两次家长座谈会。第一次是刚报道的2019年8月13日下午,主要内容是我自已自我介绍,介绍我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教年限和带班理念。主要目的是让家长和我初步相互了解,初步相互信任。由于准备充分,本次家长座谈会的目标基本达成。
        班级管理的关键是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须赖于老师、学生和家长心往一处想,力往一方用的良好格局,此格局源于信任。
        参考文献
        李宗哲(韩国)译者:千太阳.最好的教育是信任.[M].译林出版社,2013年10月10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