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张红梅
[导读] 新时代的小学生应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而“德”位于“才”前必有其深刻道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小学应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其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
        张红梅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城西中心小学 529500
        摘要:新时代的小学生应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而“德”位于“才”前必有其深刻道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小学应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其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全员参与;家庭;学校;;自主;重在体验
        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对于“道德”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德育教育应从小学生做起,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对“道德”的基础认知,这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笔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现给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分别是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积极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重在体验,自主参与。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
        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十八大以来,正式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要把对学生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三国时期,曹孟德选用人才不拘一格,那是因为正处乱世,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在人才的选用上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只要是有人才都可以得到任用。但现在不同,在这样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倡导的是有序竞争,企业对于人才的选用,首先看的是人的品行,而不是才能。学生最终都会步入社会,如果缺乏良好的品德,对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因此,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班子,必须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应放在学校的第一位,体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工作不能纸上谈兵,要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号召
        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要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给学生的道德以熏陶。并且要多多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美德,提高素养。
        二、积极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1.家庭因素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家庭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给学生做好榜样,父母之间,要互相尊重,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还应该和睦相处,做事情之前应该与家人商量,让学生明白沟通的重要意义等。在家庭环境的背景下,父母对德育的认知水平高低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转变教育的观念,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自然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学校方面应该注重制度与文化的建设,将德育无形的渗透到校园的方方面面当中。
        其一,在班级的墙上、教学楼的走廊里,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张贴一些他们能够看得懂的名人名言,借助于这些具有正能量的、寓意深刻的话语给学生以引导、以警示、以启发。
        其二,在学校中,我们需要借助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活动中实现德育教育。比如,三月五号这一天,也就是“学雷锋纪念日”,我们可以以“助人为乐”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像主题演讲活动,社会帮扶活动等,使学生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在“红歌节”的时候,开展全校合唱比赛,通过歌唱红色歌曲,追忆先辈,忆苦思甜,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其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要求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热情等。
        三、重在体验,自主参与
        小学德育,重在学生的亲身体验,因为只有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才能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道德认知,促进人格发展,因此,为学生搭建各种实践体验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体验活动。
        学校每学期除了常规的春游或秋游活动外,还可以增加一次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社会大课堂”。“社会大课堂”活动,每个年级统一考察时间,学校统一提供车辆,但是地点可以班级自选。可以去企业看看可乐是怎么生产的,也可以去敬老院陪老爷爷老奶奶说说话;可以去博物馆、展览馆遨游知识海洋;也可以去武警中队、驻沪部队和消防队参观,感受军营生活,目睹解放军叔叔的飒爽英姿……
        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都要精心组织,从选择地点、参观要求、参观小结会等等,每一个过程都环环相扣,让整个过程都体现德育内涵,并且让学生有直观感知、切身体验。学生学到的是学校中、课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另一种“课堂”,一种不可或缺的人生“大课堂”。这样的系列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一定很受学生欢迎。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是小学阶段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对学生的道德和品行的关注要多于对其考试分数的关注,通过有效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德才兼备的人。
        参考文献:
        [1]杨春娟.试论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关系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
        [2]陈金叶.尊崇学生天性,开展快乐德育——小学德育游戏的开发与应用探微[J].教书育人.2019(01)
    [3]刘跃刚. 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 2017(32):337-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