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子弟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吴晓雪
[导读] 当今处在信息爆炸时代,国内外形势变化,各种意识渗透,对青少年成长带来极大影响。
        吴晓雪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盐外芙蓉学校                                      
        【摘要】当今处在信息爆炸时代,国内外形势变化,各种意识渗透,对青少年成长带来极大影响。这种背景下,国家、学校、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德育教育,期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但由于民工子弟校思政课教师、思政课堂、德育工作参与者、德育教学形式等因素的局限性,民工子弟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近几年所收集材料、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文试着分析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原因,并且提出了建议,期望达到更好效果。
【关键词】民工学校   德育教育现状  建议
一、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要把德育工作做好。
(一)民工子弟德育家庭教育的缺失。由于民工父母们所受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空余时间、生存环境等影响,民工子弟们在家接受到的德育教育机会甚少。因此,德育工作成为了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德育是各育之首,只有实施优良的德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状,在民工子弟校依然存在。
(三)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民工子弟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没有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而采取简单粗糙的德育手段,造成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出现了青少年犯罪的“年轻化”,德育教育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繁荣昌盛。

二、民工子弟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一)民工子弟学校思想政治课与学校德育的结合存在不足。
1.思政课专业老师缺乏。民工子弟学校薪酬待遇不具有竞争力。很难招聘到专职优秀思政课老师;思政课老师流动性大,教师稳定性不高。比如:我校近三年的思政课教师稳定率仅20%。
2.思政课课时不足,评价方式单一。目前,民工子弟校小学每周思政课的课时量在一节左右、初中课时量为两节。中考总分中,思政成绩所占分值为20分,且期末考试和中考的测试方式均为开卷。因此部分老师、家长、学生对语数外等学科的重视度远远高于思政课,思政课成了课表上的空架子。

3.思政课老师的学习机会较少。以2019年9月,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中学所初中研培活动安排表为例(请详见下表),每个月分别只有一至两次思政课的教研活动,明显少于语数外等学科。部分民办学校老师甚至因为兼职其他课程或兼任其他教学任务,连仅有的学习机会都没有办法参加,更不要说参加市级,甚至国家级研讨学习。长此以往,他们的专业化会被进一步削弱,科研能力渐渐退化、创新能力日益消失。



         
         
        (二)民工子弟校德育工作参与者有限。课堂外,因教育经费,场地较小,家庭重视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德育活动受限,缺乏真实而生动的德育育人环境。课堂上,学科老师参与度不高,把德育教学与学科教学分离开来,只重文化,德育教育意识薄弱。没有把德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等目标。
        (三)部分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者,缺乏创新思维,德育教育手段和方式单一。他们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依然采用的是传统课堂讲授方式,不重视实践,不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
       
三、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议
(一)对思政课的重视度亟待提高。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说:“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维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
       
(二)加强日常管理,把德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1.班主任要更新教育理念,在工作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激励教育,情感说服教育,榜样教育以及实践锻炼教育等;同时,用多样化方式评价德育效果,如小组德育积分量化、“班级拍卖”、学生间导师等。这样能激励、唤醒德育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其在赏罚分明中重视思想品德修养的提升,主动配合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德育目标。
2.提高师德修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抓好德育工作。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淡化物欲,具有高度敬业精神。语文、历史、地理、自然等学科要根据各自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基本国情、民族团结等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3.重视家庭德育教育软环境的建设。让自己的家庭有品位,有氛围,有情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孩子高雅的爱好和兴趣。我校于2018年12月5日,成立了“家委会党小组”。让党员家长“亮身份”、家委会党小组成员把家长组织起来,参与学校的家校共促共育各项活动,实现教学相长、良性互动,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多样化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动静结合。一方面: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在丰富多彩校外活动中,开展德育教学。我校近五年来,在向成都市教育局相关部门申请,并获批准的前提下,组织青少年去校外场所活动、学习成长。如:组织学生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省科技馆、“刘氏庄园”、“杜甫草堂”、成都体育馆、“川菜博物馆”等。学生写观后感、分享研学日记、讲历史故事、演名人事迹……这些活动,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丰富人文素养,培养道德情操,让德育课堂活起来。另一方面:让课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我校在成都市委组织部关心下,武侯区党建工作组帮助下,把党建工作与学校教学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如:图书馆设“红色书籍阅读区”,党员教师每周分时段、分年级组织学生阅读,并分享。分享方式可以是读后感、话剧、表演唱、歌曲等;又如:我校学生可以去“红色e视厅”观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影视作品,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把书本知识以更直观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我校正在武侯区教育局的领导下,积极探索,以实现“德育课程生活化”,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魅力,接受德育的滋养。让德育工作“接地气”,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德育对于家庭、社会、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民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深知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心怀教育者的初心,持续学习、不断总结、勇于实践。希望在“科创成都”、在“智慧武侯”,我能有更多机会向智者学习,做智慧教育者。

[1].张崇静.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激励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4).
[2].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1月.
[3].刘本固著.《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 月
[4].张焕英.初中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思考[J].好家长,2017(33): 132.
[5].钟伟东.试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中学教学参考, 2017(1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