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杨菊
[导读] 在后期实际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答时,借助数学建模解决存在问题,不断提升学生解答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带动学生数学的良好发展。
        杨菊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贵州 毕节)551700
        摘要:数学建模思维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数学学科思维的重要方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感知数学计算过程,体会数学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更加良好的应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数学题目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以更加良好的帮助学生,在后期实际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答时,借助数学建模解决存在问题,不断提升学生解答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带动学生数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应用题;教学措施
        引言:教师要想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质量,就需要更加良好的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数学解答方法,而数学建模思想作为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的重要思维方式,可以有效的推动学生牢固快速的把握相应数学题目的重点知识内容,并围绕重点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探索,从而运用和学习到的知识内容,给出相应的解题答案,提升学生整体解答题目的准确度,教师在课堂当中引领学生充分认识相应数学建模思想,并不断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实践操作活动,引领学生实际应用,所学习到的相应数学建模思维转变为学生自身的数学学科思维,不断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一、立足教材融合建模思想
教师在开展应用题目教学时,要想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数学建模思想,首先要能够将相应的数学建模思想与整个教材内容相融合,这样才能够更加良好的在日常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相应的建模思想,以不断帮助学生掌握建模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对数学应用题进行分析时能够更加良好的运用所掌握的数学建模思维进行探讨分析,以提升学生整体数学应用题目的解答能力。为了能够将整个建模思想内容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相融合,教师可以借助辅助性的教学资料,由绘本材料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前提资料,学生通过分析会本材料,初步的认识相应建模思维以及应用题目,并在教学当中将绘本材料与整个教材知识内容相融合,循序渐进地引出其中所蕴含的相应建模思想,以引导学生更加良好的把握住应用题目当中的关键信息,使得学生能够将信息与信息之间相联系,学生能够运用相应的图形将整个数学应用题目当中的信息关联性体现出来,从而通过分析图形之间的运转规律更加良好的给出相应的数学题答案。


        二、设计多项题目引导学生参与
要想帮助学生应用建模思维解决应用题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建模思维转换为自身的数学探究思维,这也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是要更多的设计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练习,这样才可以让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转换为自身的相应知识,以能够在解答问题是熟练的进行建模,从而更加快速的获取相应题目当中的重要条件内容,而为了能够不断推动学生了解体育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相应题目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信息量相对较大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正确的数学题目,阅读思维从而能够提取题目当中所包含的重点信息内容,并且在后期的实际答题过程当中构建相应的信息联系图,以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到各个题目当中信息的联系性,从而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解答应用题目,提升学生的整体题目解答能力。
        三、融入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学生实际解决应用题的过程当中,学生发现存在问题往往比学生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相应建模思维,就需要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挖掘到相应题目当中的问题内容,为了能够调动学生深入参与到数学课堂,发现存在问题,教师可以在相应的应用题目当中融入具有生活性的内容,增加整个题目的吸引性的同时,也能够良好保证题目与现实生活的贴合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把握到应用题目当中的重点信息内容,而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教师在设置具有生活性的应用题目时也要逐渐的提升相应题目的难度,以不断锻炼学生发现能力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良好的把握相应题目问题,从而应用所学习到的建模知识内容对数学题目进行分析,以通过运用相应图形构建信息的关联性解答应用题目,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结:开展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良好的应用数学解决存在问题,因此在当前数学教学当中会出现相应较多的应用题目,用题目的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良好的开发自身的数学思维,从而更加熟练的应用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以解决相应问题,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更多的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建模思维,学生牢固把握相应应用题目当中的重点内容,并运用相应的学科思维,构建较为完整的数学模型,以更加快速的解答应用题目,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解题准确度,不断带动学生个人数学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后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良好的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胡善玉.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3):63-64.
[2]施琦.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J].小学时代,2020(08):60-61.
[3]翟远. 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