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语文 美丽人生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罗先芬
[导读] 从教二十年,语文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事业,我钟情语文,在一次次语文赛课中我绽放了自己!
        罗先芬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    400067
        
        摘要:
        从教二十年,语文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事业,我钟情语文,在一次次语文赛课中我绽放了自己!我钟情语文,一直思考探索一种学生长足发展的语文教学,一种美丽快乐的语文境界,慢慢地我把它与我的名字相融——芬芳语文!芬芳语文追求多滋、多彩的语文,让学生一生多姿多彩!
        关键词:
        芬芳语文;多滋、多彩的语文;“三味”课堂;“五彩”课程
        
        芬之芳也,像花儿一样美丽、芳香。“大语文”的背景下,芬芳语文构建“双翼”教学,根于课堂、润于课外。课内追求多种滋味的课堂(即“三味”课堂),课外追求丰富多彩的课程(即“五彩”课程)。“三味”课堂追求语文的深度,“五彩”课程追求语文的广度。课堂是根;滋养语文素养;课外是枝,多彩绽放。芬芳语文、润人无声!赋予学生由内而外自然焕发的文化自信,一路书香,一生芬芳。
        “三味”课堂
        韵味课堂——语文味,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趣味课堂——儿童味,遵循儿童特点;
        情味课堂——生命味,实现生命发展。
        “五彩”课程
        以语文五要素——听、说、读、写,实践,构建“五彩课程”。紫色的名人讲坛、红色的精灵舞台、蓝色的书虫世界、绿色的个性创作、橙色的PBL全课程。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生活语文中提升核心素养,绽放芬芳。
一、芬芳语文——孕育在课堂
        (一)爱上“趣味”课堂
        21年前怀揣美好梦想踏上三尺讲台。第一次赛课《小熊住山洞》我突发奇想,把整节课设计了一场森林旅游,带着孩子读生字,唱儿歌,学生兴趣盎然。那堂课得了第一名,我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语文梦!我天真地认为语文课有趣就行。
    (一)初现“三味”课堂
        年轻的我不断攀登专业领域高峰,我发现仅仅有趣还不行,还得感受语文韵味和情味!在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体会崛起”我抓住“崛”,左边山,右边屈;这是中国人面对帝国主义大山不屈不挠,让学生明白: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当我娓娓讲述了,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为国家呕心沥血,当他离开人世,举国悲痛,联合国降旗致哀。全场师生潸然泪下,这节课获得区赛课第一名。那时我深刻感悟到上好一堂语文课,不仅要有趣味、还要有韵味、有情味!那时我以为我的语文梦——在课堂。
二、芬芳语文——生长在学生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

”2014年我带一年级:有了孩子的我,时常想:我希望他遇到怎样的老师?那我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我有了自己的教学思想:我的语文梦不仅在课堂,还在学生身上——愿花儿朵朵绽放!
(一)“三味”课堂——在发现中成长
        如何孕育这些“花种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让他们喜欢语文课!一年级班里一个特别好动的孩子,上课讲话、大闹、搞东西。一次语文课,教学“日月水火”一课,当出示甲骨文,学生专注起来,“你发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 “月字像弯弯的月亮,可它的嘴巴不见了”,“目为什么不立过来?更像眼睛呀!”……那个让我最头痛的男孩大声说:“老师鱼上面的刀字头像鱼脑袋,田字就像鱼肚子!”我一时兴起,和他们聊仓颉造字,聊汉字文化……教室鸦雀无声,直到下课铃响,大家集体呼吁:老师再讲讲吧!
        这堂课引发了我两点思考:
        其一:汉字文化是中国的脊梁。要孕育出一颗颗热爱语文、热爱汉字、热爱传统文化的“花种子”!其二: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日渐成熟的我将“三味”课堂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层面的思考。韵味课堂——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趣味课堂——是儿童味的课堂,应遵循儿童特点;情味课堂——是生命味的解读,实现生命的发展!
(二)“五彩”课程——在实践中成长
        破解语文之码:我有了新的思考,在“大语文”背景下课堂语文和生活语文密不可分。于永正老师曾说:“语文不是学课文内容。语文是用课文学语文。语文不是重在理解语文规范,语文重在语言运用。语文能力不靠传授,语文能力在实践中获得。”以语文五要素——听、说、读、写,结合实践,我构建“五彩课程”。
1.紫色的名人讲台
        紫色的名人讲台——关注倾听;邀请家长讲名人,从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到现在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从虎门硝烟林则徐到钢琴王子朗朗;从中国千古一帝秦始皇到外国元首希特勒……孩子们知识面越来越广。
2. 红色的精灵舞台
        “红色的精灵舞台”——关注表达。学生轮流讲故事,孩子们可以根据自身水平挑战:带稿讲读、脱稿讲解、创新演,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摘到那个离自己不远的苹果。
3. 蓝色的书虫世界
        蓝色的书虫世界——关注阅读;“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于永正老师曾说:“如果我再教小学语文,我会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学生浸润在书香世界里,从阅读到悦读的过程。
4.绿色的个性创作:
        绿色的个性创作——关注写作;把所思、所获、所感记录或分享,就能实现悦脑、悦口、悦手。跟着书籍创作,每天一次阅读,每周一次创作,每月一次评比!阅读是积累,创作既是生长,它实现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5. 橙色的PBL全课程
     橙色的PBL全课程关注——实践;以语文为主导,多学科融合,根于课堂、润于课文,以语文的主导,多学科融合,通过“拟定主题——分科内容——实践推进——成果展示”四步曲进行。
(三)芬芳语文——追逐在路上
        语文一直是我孜孜追求的事业,我将经验和思考理性加工,提炼了个人的教学思想,它与我的名字相融——芬芳语文!芬芳语文追求多滋、多彩的语文,愿学生一生多姿多彩。繁花有季,开落有时,小学六年,正是花期。闲步观鸟鸣,静坐听花香,不忘初心,一路书香,一生芬芳!芬芳语文我会一直追逐在路上!
??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名师的教学主张及其研究》
        [2]于永正《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
        [3]薛瑞平《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