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梁静
[导读] 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科目中,语文算是其一,而阅读又是语文科目中的主抓对象,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水平与能力,则成为了当代小学教师需要不断探求且影响深远的课题。
        梁静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中心学校  
        摘要: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科目中,语文算是其一,而阅读又是语文科目中的主抓对象,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水平与能力,则成为了当代小学教师需要不断探求且影响深远的课题。本文提出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三项具体策略方法,当然,这是在认同阅读能力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的,从而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技巧,培养其阅读的兴趣,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前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教材的不断完善,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愈发热烈。阅读教学方法正确则可以使学生阅读技能增强,表达能力提高,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何真正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之兴趣,使其阅读能力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师们任重而道远。教师应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加严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拓展学生语文素养,从而促进综合素质全方位多层次提升。
一、阅读教学必须性
        阅读教学急需达到的效果是,学生运用了教师传授的方法就能正确领略到文章主旨并且做对题目,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尤为重要,有利于推动语文学科成绩的整体提高,就更深远意义而言,能够促进教育事业中语言学科的创新与发展。语言阅读是任何一个学习阶段的关键环节,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阅读,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并提升阅读水平,是文科类教师的必修课。为此,教师们应通过大胆尝试新颖、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增强思维能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学有所用。虽然小学生中的高年级人群已经具备一定时间累积的阅读素质,但要获得显著提高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切勿急于求成,陷入泥淖中无法自拔。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目标,开展整合训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阅读技巧。
二、阅读教学的应对方式、方法
        1、加强阅读训练
        古语有言,勤能补拙,熟能生巧。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正确方法且持续不断的训练。阅读训练有利于了解学生对技巧的掌握程度,有的放矢。对于学生已经熟悉并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投入比较少的精力和关注度,而对于学生尚未掌握或者难以掌握的阅读内容,教师要结合阅读训练目标,将其作为重点讲授内容,使学生真正做到吃透弄懂,活学活用。
        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诵读全篇课文,但是要带着问题读,感受文章主题并归纳重点内容。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字词句不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而对于具体内容中有理解偏差的地方,教师要倾听学生这样理解的缘由,及时纠正错误。其次,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五壮士的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创新性问题,开拓思路,并总结狼牙山五壮士精神,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内涵,并非浅尝辄止。对于上述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有选择的试用,不必全部罗列,选择最适合本班学生水平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其阅读水平进一步获得提升。


        2、运用多媒体网络阅读
        现代教学更加依赖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教师得以运用配套的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获得技术支持。学生要养成独立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利用网络提升自己的阅读深度,拓展阅读广度。
        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文中,可以由教师向学生展示在网络上搜集的关于开国大典的图片,感受当时的庄严,当时的肃穆,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等资料,切身体会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全国人民分外激动的心情。同时,学生可以亲自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开国大典的纪实记录,通过先辈们口吻感受当时的自豪感与激动。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让学生更加贴近历史画卷,更容易感受当时的氛围,更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及意义。当然,并非全部的阅读内容都特别适合开展多媒体教学,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太过盲从,不能过于依赖于技术手段的辅助,还是应着眼于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
        3、将课内外阅读相融合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投入很大的精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阅读深度及广度,广泛阅读,丰富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内容的针对性,与时俱进,同时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自主阅读,快乐阅读,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课内阅读相融合,比较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将课内外知识串联起来,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以课外阅读巩固课内阅读,加深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夯实阅读本领。
        比如,在阅读《少年闰土》这篇课内文章时,可以建议学生阅读鲁迅先生其他作品,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选取鲁迅先生的课外读物中的人物,与闰土做比较,看看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体现了人物的哪些特征,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象,由此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式指导小孩阅读,保障课外阅读的效果,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老师应该认识到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正确的训练方式方法对于快速提升阅读素质的积极作用,从而推动教育事业学科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切勿急于求成,要引导学生积极且自主的阅读,潜移默化的培养阅读兴趣与爱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但是教师不可运用填鸭灌输式的方式刻板传授阅读技巧,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自己体会并归纳阅读技巧,各老师再进行纠偏纠正。
        参考文献
        [1]顾林芬.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2018(18):158.
        [2]张成群.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思考[J].课改论坛,2017(1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