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高岩
[导读]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要求标准的不断上升,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着较强的必要性。
        高岩
        四平市铁西区北体育街小学校 136000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要求标准的不断上升,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着较强的必要性。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研究问题,本篇文章即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发展的栋梁,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会影响到我国今后的综合国力,所以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具有关键作用的。它可以让小学生变得更加自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1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如果一味依靠教师讲解,就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才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主动的去进行知识学习。
        1.2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这门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点,学生如果想提升自身的语文成绩,就不能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他们还要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以及日常的知识累积,才可以做到厚积而薄发。因此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下主动的去预习课文以及复习课文,巩固自身已经学习过的知识。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
        想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就要为学生构建出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以及空间。这就相当于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标准,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偏好以及思维,当学生提出一些不同角度的问题时,要抱以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即使这些问题可能存在着幼稚或者是荒诞的特点,但是教师一定要做到积极的鼓励学生表达自身想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信任教师,更加放松的对教师讲述自身的看法,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比如当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就要求学生提前去预习课文,并根据课文讲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课文中圈出自己有哪些不懂的桥段。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可以提出许多自己的疑问,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的提问比较有趣,他提出了小蝌蚪为什么不去找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可以帮助小蝌蚪找他的妈妈呀。这个问题可能有一点荒谬,而身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以及想法。所以教师要认真的回答学生,同时给学生布置一个课作业,鼓励学生去探索自然奥秘。让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氛围中学习,可以有效增强整体课堂的学习效果。


        2.2 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总是将自身当作整个课堂的中心,无论是教学过程中文章大意的概括,或者是对具体句子的分析都是教师在主导,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高频率的互动,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乐趣。即使学生在今后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关键,并进行了一些辅导之后,也难以转变自身的思维学习状态,因为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性学习,并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所以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那么首先就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
        一些比较基础的自主学习方法,就是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出基本要求,固定的让学生开展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学习新课的时候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知识。低年级学生可以侧重于预习字词,高年级学生则可以侧重于预习课文的大意概括以及诵读。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自主的复习,复习并不代表着做课后习题,更重要的是回顾课堂上对文章重点语句的分析。实际上,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那么首先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基本方法,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语文这门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学科,不管其理论内容多么的深刻,最终还是要呈现在感性的文字上,这是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这也就代表着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室里,书本上,而是要融入生活。小学生处在发展的阶段,他们对具象事物的认知和兴趣要比抽象层面的认知理解更加快速,所以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时就要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深入的挖掘。比如在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中,大多都选择举办思想活动,并要求学生在这一活动的背景下表达出自身的思想感受。一开始,学校会选择让学生共同去观看雷锋影片,这个时候学生具有着较高的性质,而影片结束之后要求学生总结观看感受时,却都出现了不情不愿的问题,这也就导致教学局面出现了僵局。这种教学模式是缺乏活性的,并没有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以及意见表达,教师可以考虑换一种教学方式。比如,并非让学生写一篇长作文来表达雷锋影片的感受,而是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再去主动的搜索雷锋的事迹,在与同学共同制作手抄报或者是班级内开展故事会等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形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之外,还可以推动学生对事物认知更加深入,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着积极意义。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教师要不断的付出,增强自身与学生的互动频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配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样才可以达成双赢。
        
        参考文献:
        [1]邵雪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86.
        [2]杨宏俊.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3):187.
        [3]刘丽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2020,(35):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