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玉
蕉岭县人民小学,广东 梅州 514100
摘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培养的四种能力,而能力的培养靠单纯的理论讲解效果是不理想的,任何一项技能的提高都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过程,只有在实践中打磨、积累经验,才能知不足,进而取长补短。小学生总体来说文化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对于他们语文能力的培养更需要一些新鲜的教法。通过尝试,笔者就“四种能力”的培养有了一定的做法,效果不错。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说读写;培养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是学生相互交流、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还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等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一、用“听”打开学生的耳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耳朵在我们感受世界,获得信息时是最方便快捷,也是最全面的感觉器官,因此,要让“听”达到好的效果,利用好这个器官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的上课过程中,要让学生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围绕课本的内容多做一些课外知识的拓展,在备课过程中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诗词、歌赋、寓言等,在上课过程中进行范读,在开拓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对于未知知识的渴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对于文章理解程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二、用“说”表达学生的想法,拔高言语表述能力
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和提出疑问都是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可以大胆、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做好示范和引导。一方面要让学生习惯于说普通话。在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普通话,对一些学生的不正确发音及时更正。还能够举办一些朗读和演讲竞赛,以此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准确性。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一些学生在做题目时有很高的准确性,然而不会自我表达,无法完整地表达内心的想法,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不好的。因而,教师要注意培育学生的口语能力,让学生利用读、背等方式添加词汇储备量,用课堂辩论、小组探讨的形式做针对性的培养。
三、用“读”拓展学生的眼界,填充学生的精神家园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通过看课外读物,学生能够开阔眼界,受到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多读书,读好书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增加见识,拓宽视野,还可以为作文的写作积攒好的素材。在做“读”的训练时,一方面要做到拓宽阅读领域,诗歌、散文、杂志、报刊都可以成为小学生阅读的对象。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增强朗诵方面的锻炼。在讲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朗读课文并做好标记,而后在教师讲读的过程中将问题一个一个解决,继而理解全文。如: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我的基本定位就是读,有感情地读,读出感情,在读的同时想点什么,说点什么,就是收获。读第一节时,学生独处了黄叶飘飞,读出了依依惜别;读第二小节时,学生读出了“振动翅膀”的原因等等,这些正是新课标精神所要求的。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读”是“写”的基础,没有广泛的阅读与丰富的写作素材积累,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是很难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应该广泛地阅读,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杂志等方面,目的在于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然后据此收集相关的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能够自主阅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的同时,“读”与“说”有机结合。在讲解文章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分段落地朗读文章,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每课都设置一个主问题,让学生围绕主问题进行阅读、讨论、交流、汇报、分享学习成果。这样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
四、用“写”抒发学生的感情,表达学生的内心想法
写作展现的是语文的综合水平,包含着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积累的好词好句的灵活运用。对学生写作水平的锻炼,其重点在于让学生乐于写作。一方面要让学生按时写好日记以及读书笔记,为好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积累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要增强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在上课过程中,可以以课文为基础,让学生根据身边的实际学着写,多引导学生写作,对写作练习做得很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并在课堂上进行品读,让其余学生学习。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之后,课后“小练笔”是从四幅图中选择一幅图,用几句话来写一写。我让学生在写话前先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画,指导他们从“颜色、样子、神态、动作”等方面说说图画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明确“可以写什么”;然后回顾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如“……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以及“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方法,知道“怎么写”。当学生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和“怎样写”之后,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动笔写下来了。
五、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采访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写等能力
听、说、写的能力在各行各业中都体现出了重要性,而写作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小学的文化课教学相对于普高来说课时较少,加之学生文化素养的薄弱和对文化课的轻视,给作文教学铺上了一层寒霜。然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也离不开写作。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组织开展了小记者采访活动,此活动不但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听、说等能力也进一步得到训练。活动中,两人为一组,每组每月要高质量地完成一次采访任务。采访主题自行决定,采访过程要拍照,采访后要出一篇图文并茂的采访稿,并按照要求编辑后传给老师,教师提出一定的修改意见,待完美后教师会把该采访报道发到学校公众号及教师工作群里进行宣传展示。此活动从几年来的开展效果上看是非常好的,具体体现为:
(一)充实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
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了,加之佩戴着统一制作的小记者牌进行采访,提高了他们的荣誉感。
(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使其更加关注时事政治及校园生活
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准备工作都需要煞费苦心,采访也不例外,它需要确定主题及问题、被采访人及如何能够让其接受采访。而采访又由于参与活动人数及次数决定不可重叠性导致每个小组在每一次采访前都需要认真研究,而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也正是学生们思考的过程和认知提高的过程。渐渐地,他们的思维拓展了,采访主题已不再只是人物专访、校园小事,环保、校园管理、招生就业、十八大会议学习……都会出现在采访中,甚至学校某科室的一些活动会主动联系我们的小记者前往采访报道。
(三)提高了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及听说写的能力
即使确定了采访主题和被采访人,但确定的被采访人未必就会接受采访,这就需要小记者展现出强大的沟通能力。在采访过程中问题如何抛出,怎样进行语言衔接使采访能够顺利进行下去,采访过程中从哪个视角进行拍照,采访后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的采访稿等都需要小记者们花费心思,也因此让他们的听说写的能力得以很大地提高。
结语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中十分重要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彼此关联,彼此促进。教师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围绕听、说、读、写四个因素,分别以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爱听、乐说、悦读、会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南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N].濮阳日报,2019-12-2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