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波
(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浙江 绍兴3120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步,对于初中历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需要初中历史教师不断学习心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教育和历史课堂。本文从两个角度来谈一谈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为初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改进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和掌握快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技巧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历史,了解历史。
一、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教学效率
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同时,电子科技也在飞速的发展,应用于教学的电子产品也层出不穷,也因此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新式的多媒体电脑,专业授课平台。这些新的科技在促进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同时,也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有足够的计算机水平去使用这些电子产品。以近年来流行的电子课件为例,以往在复习学过的历史知识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的历史知识。比如关于两次变法的比较,或者两次历史事件的对比,过去多媒体电脑的时候往往是初中历史教师将通过课本或者复印的知识点来给学生讲解,用课本的方式复习效率低,用复印的知识点的方法学生容易将复印的知识点弄丢,不易保存。而在现在,运用多媒体电脑,初中历史教师可以设计PPT,将需要对比的知识点直接罗列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两个知识点的对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初中历史教师还可以通过将PPT上传到班级群中,让学生长期使用并反复观看。这些都是新的科技为初中历史教学所带来的的便利。所以通过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来辅助教学,是新的教育环境下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所必备的技能。
同时,通过电子产品和网络,更可以为学生拓展历史知识,开拓学生的事业,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在学习《大一统的汉朝》时,重点是学习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而在课文当中还提到过一个历史事件就是“七王之乱”,这个历史事件是与汉朝削藩有关的,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推恩令”的实施有关。因为“推恩令”就是为了削藩的。课文中对七王之乱的描述几乎是一笔带过,许多学生都不了解“七王之乱”与“推恩令”的因果关系,在遇到有关这两个事件的选择题时就选出了错误答案。我通过电脑搜集一些有用的“七王之乱”的历史信息,加入到对《汉朝的大一统》的学习的PPT中,帮助学生补充知识。
二、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往“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然不适合现在的教学环境。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新课改标准也提出对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方式的掌握。以往都是学生在课堂上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这种方式激发不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而我在学校通过使用微课、让学生扮演历史情境的方式进行历史学习。例如在讲述秦朝商鞅变法时,有商鞅与旧秦公族辩论的场景,于是我找学生扮演商鞅、秦孝公和旧秦公族大臣,让他们辩论。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们历史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历史知识更加生动,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再者例如微课,微课是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耗费时间少,对于重点历史知识更加突出,而且耗费的资源少,有许多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微课的使用,让学生快速掌握每一节的知识重点,提高学习速度。
通过对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让初中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帮助初中历史教师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的出现,教育对于教师的素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初中历史教师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课堂教育。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也是初中历史教师能力的另一种体现。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符合教育的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这样,初中历史教学才能够生机勃勃,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精通历史的人才,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历史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历史教育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加高标准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因而社会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在过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并没有将历史作为重点,导致许多初中学生对于历史学科不够重视。但是,在今天这个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了解历史、懂得历史、培养历史素养、具有历史思维能力等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为学生们以后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金燕.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66.
[2]蒋亚中.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微[J].读写算,2020(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