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迁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李跃来
[导读] 利用迁移思维来学习初中物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跃来
        马鞍山市和县香泉镇张家集初中 安徽 马鞍山238200

        摘要:利用迁移思维来学习初中物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新课教学和中考复习课教学两个方面为例,阐述了迁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关键词:迁移思维、培养、应用

        所谓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不仅可以表现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即正迁移。也可以表现为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的影响,即负迁移。迁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迁移思维来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认清迁移的实质和规律对教学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迁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在新课教学中迁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在平时的新课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产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一是从教材入手, 依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注重从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二是从内容入手,突出基本概念教学,为知识迁移打好基础。三是从知识体系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联系当堂教学的内容,找出新旧知识的共同点,设置迁移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之所以能迁移,是因为新旧知识技能之间存在共同因素,共同因素越多越容易产生正迁移。采取适当的方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设置良好的物理情境,将学生的注意点引到新课中,将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分析与掌握。例如:在讲授《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时,可以这样去设计: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49页图13—10(a)(b)两个做功的情景,了解女同学和男同学各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与同桌或前后进行小组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图中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有片面性,即女同学只比较了做功的多少而没有考虑时间,男同学只比较了时间的长短而没有考虑做功的多少,他们两位同学都不恰当。这些将由学生轻松交流得到,教师加以强调和鼓励肯定。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结合同学的讨论交流,由学生得出,要比较做功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功的多少;二是物体做功所用的时间。因此,此时立刻引导学生迁移回忆: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很类似,也有两种方法:①是相同路程比时间;②是相同时间比路程。物理学中采用第②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为了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了速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做速度)。得出了速度的物理意义,即速度大表示运动快,速度小表示运动慢,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此时,引导学生迁移,由学生交流分析,很容易得到: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时也有两种方法:一是做相同的功时比时间;二是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物理学中采用第②种,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功率(由学生轻松迁移得出概念,即把做功的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得出了功率的物理意义,即功率大表示物体做功快,功率小表示物体做功慢,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这既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既给学生提供了生成问题的机会和可能,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助于教师的新课教学和提高课堂效率。当然,这里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迁移到密度、压强、比热容等知识的教学。
        再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物理P28页学生讨论:“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正确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迁移思考,有什么方法使计时准确呢?学生一下子热烈起来,令老师都意想不到的答案出现了:1.让发令员站在50米的中点发令,计时员听到枪声再计时。2.将百米赛跑做成一个圆形,让计时员和运动员在一起。

3.在学校离运动员和计时员等远的高楼处按高音喇叭,计时员听到声音开始计时。4.------。这样的迁移在新课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它能让学生的依赖性学习转变为独立性学习。
二、在复习课中学生迁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每年的中考前,教师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整个初中物理知识的系统复习,而初中的物理知识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并会简单的应用。教师更多的是希望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大幅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埋下伏笔和打下基础。而在复习期间我们如果善于利用迁移规律找线索,组织专题复习,很好的利用负迁移的特点,就能够帮助学生很容易的记住物理知识点,可以达到相当理想的效果。
        1.把初中物理知识运用到同一个科学方法的知识上进行整体的复习。例如:在讲到控制变量法时,可以由学生迁移整理回答:①探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的关系;②探究液体的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③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④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⑤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⑥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⑦探究动能、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⑧探究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⑩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等等。在讲等效替代法时,可以有学生迁移整理得道:①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代大象,效果相同;②用加热时间来替代物体吸收的热量等等。在讲到转换法时,可以由学生迁移整理得道:①利用乒乓球的弹起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②判断有无电流时利用电路中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③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它是否转动来确定;④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实现的等等。类似的迁移如实验推理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都可以由学生来完成。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初中物理学习中所常用的方法了如指掌,熟记于心,而且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能够熟练应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既能够提高学习物理兴趣,也有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概括问题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那么中考复习的效果将会十分明显。
        2.迁移思维在相似知识点复习教学中的培养和应用。初中物理揭示的物理初步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如何让学生正确辨析物理知识内涵,尤其是正确辨析易混物理知识是复习教学的关键之一。在教学中善于利用迁移思维将有助于克服难点和易混点。例如:①质量和重力;②重力和压力;③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④压力与压强;⑤温度、内能和热量;⑥伏安法测电阻和测小灯泡电功率;⑦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⑧电动机和发电机;⑨功和功率等相似知识加以分析,这既做到“书越读越厚”(知识内容多),也做到“书越读越薄”(知识整理、总结有系统),更体现了知识越来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方法也多了。那么,课堂复习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诚然,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备学生,相信我们的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把握教学节奏,善于调动我们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煽动他们的激情,充分结合迁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的思想,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爱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该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要恰当结合迁移规律让物理课堂成为生成问题的课堂,只要学生有自己见解和认识,我们就恰当的给予鼓励和引导。哪怕是一个简单点头、一个友好的微笑、一个善意的手势,也能让学生从小的进步积累到大的进步,从小的成功到大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有了自信心。让我们的教师成为学生迁移思维的启迪者,让我们的教师做学生的精神领袖,让学生的思维在迁移中自由的驰骋吧!

参考文献:
        1.李继秀. 汪昌华 .陈庆华:《教育理论》,安徽大学出版社
        2.詹岱尔:《CES学习法.开创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