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牟方元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制度的不断改革,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牟方元
        重庆市万州区鸡公岭小学 404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制度的不断改革,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工作重点也慢慢从注重小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拓展到对小学生的日常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只依靠班主任或者思想品德教师,而是需要引起各个学科教师的高度重视。对于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围绕如何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为以下几点相关内容。
        关键词:小学高段;渗透;德育教育;数学课堂
        引言
        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也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对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目前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教育中更好的进行德育的渗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基于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德育的相关知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课堂当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影响。
        一、小学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良好的品德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优秀的品德可以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能够有效的帮助小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准确的找到自身的定位。结合小学生的现状,不难看出,思想品德教育相比较于小学阶段的文化素养培养,虽然不能够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但是却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且在学生今后的发展中,因为拥有良好思想品德而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作为平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提升学生的社会价值。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利用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内容。
        1.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知识和生活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也要明确课堂教学工作的主次,所以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关键点在于如何渗透。对于近年来,我国小学教材的编写是非常严格的,很多优质的内容更加方便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德育内容的渗透。利用教材知识结合生活案例,进行德育渗透,已经是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一般是从五个方面展开的:题意、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史的故事。虽然仅仅五个方面,但是却涉及到了小学德育教育的各个层面。圆周率小学高段学生并不陌生,所以当数学教师在进行圆周率教学时可以将知识延伸到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圆周率的进程,通过这些延伸知识,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2.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
        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但是教师要明确的一点是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尊重课堂规划,虽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教师还是要以数学教学为主要任务,不能因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占用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比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经常会有一些图片或者表格,里面会有一些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城市绿化等相关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数学的主要内容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我国某些领域的经济状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示范导行,感染习惯
        言传身教可以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有有效的方法,不同时代背景下,对言传身教的定义也存在很大差别,但是这一教学方式却可以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想到最多的还是玩,所以很难记住教师的话,即使当时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所以对于这些小学生,光是靠教师的说教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无论是字迹书写还是谈吐举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
        (二)灵活运用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1.转化法
        转化发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不陌生,那么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利用转化法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数学学科,教师的教学重点一般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数学的综合学习能力,所以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最多的都是原理和方法,这一内容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是最基础但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随着小学数学难度的提升,小学生也会接触到难度更高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有效的借助转化法进行教学了。例如,在学习空间和图形一节知识时,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存在局限性,所以对于空间图形无法更加清晰的在大脑中形成,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工具进行手动设计,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2.比较法
        比较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也很普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在低年级段的数学教学中,学习的往往都是数字大小的比较,但是进入到高段数学,就不在只局限于数字的比较了,而是上升到了各种问题之间的互相转化和比较,就是要求学生将问题进行转化以后,再进行比较。通过这部分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高尚的人格是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品格,教师作为学生发展道路上的探路者,其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都能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德育教育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渗透是需要言传身教的,所以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其实就是利用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在数学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对于数学学习学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在培养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一定上有着共同之处,本质上,都是学生应对问题的态度。所以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培养良好品格的第一步。
        四、结束语
        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不占用过多数学课堂教学时间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并用自身的高尚品格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晓萍.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158.
        [2]庞家华.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71.
        [3]王胜利.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道德教育资源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