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智慧之石,敲育人之门——浅谈小学劳动教育开展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 陈国青
[导读] 近年来,学生由于缺乏劳动意识,不劳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不知道劳动的重要性,不珍惜劳动成果
        陈国青
        (浙江省义乌市稠州小学,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近年来,学生由于缺乏劳动意识,不劳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不知道劳动的重要性,不珍惜劳动成果。教师开展小学劳动教育,让学生明白幸福的生活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通过在班级中开展好劳动教育,帮助小学生提高劳动素养,培养他们自觉劳动的精神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从劳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具有无限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智慧育人
        一、故事熏陶,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学生喜欢听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燃起学生对劳动的渴望。教师将每周三的晨会定为劳动教育时间,保证有特定时间开展劳动教育。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给学生讲《寒号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些耳熟能详的小故事,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让学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懒惰要不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筛选有关劳动的妙趣横生的绘本,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阅读。在阅读《花婆婆》《安娜的新大衣》《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等之后,学生知道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离不开劳动,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人类的发展。
        劳动是美丽而伟大的,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爱劳动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种植心仪的植物、向会编织的家人拜师学艺、购买自己需要的各种物品……通过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让他们投入劳动体验中读故事、明道理之后,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将事编成节目进行表演,学生表演的同时也会接触一些好听的劳动歌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歌曲中的故事情节制作成绘画作品和手抄报作品在班级进行展示,将班级文化布置得与劳动教育有机联合,通过创设劳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二、榜样激励,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资源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班级劳动教育。学生心中都有一份追赶的动力,他们崇敬榜样人物,无条件地接纳榜样精神,学习并追赶榜样。在班级劳动教育中,可以用榜样激励法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一)以名人为榜样
        班级劳动教育中,教师给学生观看劳模视频、了解劳模事迹,深刻理解劳动精神的内涵。劳动精神是劳动者们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对劳动的态度、理念和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唯有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美好的梦想、破解各种各样的难题、铸就一切辉煌,获得财富和幸福。劳动精神是合格劳动者的标志。观看视频和阅读事迹,近距离接触榜样,更直观地感受劳模精神,激励学生学习这种劳动精神,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精神。把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牢牢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收集劳模的成长故事,以劳模为榜样,培养劳动精神。
        (二)挖掘身边的榜样
        以开展班级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挖掘身边劳动榜样及劳动榜样身上的劳动精神和品质。

例如,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活动、开展“身边最美劳动者”摄影展和绘画比赛、演讲比赛及“劳动小故事”讲故事比赛;通过“班级劳动小达人”评比等多种形式去发现和赞美每一个劳动者的身影与笑容,去歌颂劳动者热火朝天、挥汗如雨和奋勇争光的劳动场面;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去展现每一个甜美、丰硕和伟大的劳动成果,通过榜样教育,使劳动精神扎根在学生心中。
        三、多元实践,掌握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应以掌握生活中必要的劳动技能为主。“让你学”不如“逗你玩”,为了让活动更有吸引力,通过“打卡”的形式,让学生在多元实践掌握劳动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成就感与乐趣。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分别对学生、家长与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结合学生的生活,列出急需养成的劳动能力。为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配备一份“劳动护照”,“劳动护照”的内容涵盖:自理、饲养、创意、环保和行业五个方面。
        “自理小达人”侧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自理能力,教师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竞赛,如整理书包、叠衣服、系鞋带、缝纽扣、擦课桌等小竞赛,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竞赛中锻炼劳动能力和掌握劳动技能。邀请家长作为自理能力评委,在学生完成任务后予以认定,张贴相应贴画。“饲养小能人”是以班级植物角为阵地,带领学生一起养护自己带来的植物,将及时养护纳入植物角评分标准,号召学生写一写护绿日记。
        遇到困难向老师请教,向网络发问,学会一些养护植物的小知识。很多学生家里都养小动物。比如养蚕一个月,故事一箩筐。仓鼠、小鱼、乌龟都是学生们喜爱饲养的小动物,在饲养的过程中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培养学生探索和学习各种饲养经验的习惯。
        学生在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耐心、责任心等。“创意小巧手”是学生用创意点亮生活,用灵巧的双手美化环境,为生活增添乐趣。开展“变废为宝”“中草药香囊”“水果拼盘”“有趣的编织”“玩转豆豆”“纽扣画”等劳动活动,这些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劳动。“环保小卫士”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一个个节日为契机,开展好值日工作、做到垃圾分类、护绿节能、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引导家长每月至少少开一天车、和父母一起打扫楼道卫生等活动,让学生的小手牵起家长的大手,共同营造绿色生活“行业小先锋”结合家长讲堂,方便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体谅家长不易,体会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的精心教育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让孩子爱上劳动、学会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劳动成就最美童年。
        参考文献:
        [1]史成生.劳动教育――一项不可忽视的德育工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5).
        [2]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王安芳.小学劳动教育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