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甘乐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波川小学,广西 环江547103
摘要:小学二年级的看图写话训练是对写作的启蒙,也是对学生观察、表达和思维训练的有效手段。当学生面对一幅或多幅连续的图画时,能遵循图片中人物的因果关系,顺利整理出一篇合情合理的小作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看图写话能力的强弱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三年级作文学习的好坏,堪称习作学习基础的基础。家长和老师通常会对孩子的写作极为关心,好的看图写话指导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展开了相关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问题探讨;看图写话;
引言
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口号越来越强烈,学生的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突出。小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作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他们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生活经历不足,导致他们对作文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要想提升学生起步作文的真实水平,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并激励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创作。通常而言,语文教师要激励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要激励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只有从综合方面进行努力,才能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1 对二年级小学生看图写话存在问题的探讨
1.1 对图片的观察不深刻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过于跳跃,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所以普遍会存在看图不深入的问题。不对图画进行细致的观察,就难以捕捉到绘图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写出的话自然容易偏离主题。
1.2 对图片的描写过于简单
由于思想与词汇的匮乏,小学生对图片的描写往往只停留于对人物、地点、事件的叙述,不会对更深层的含义进行联想,不能给人物一个饱满的性格,不能给故事一个完整充实的背景。看图写话不一定是一张图片,也有可能是多幅图组成的连续动画,这些图片之间都是有因果联系的,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内在的逻辑联系看不出、悟不透,将它们拆开来看,自然也会偏离图片想要表达的意思。
1.3 缺乏对图片的合理想象
小孩子的思想有时会天马行空。虽然看图写话需要想象力的支撑,但不合理的想象只会让一篇文章偏离主题,所以,拥有合理的想象才是写出一篇优秀文字段落的基础。
2 对二年级小学生看图写话训练的探讨
2.1 引导学生“多看”
看图写话,即观察一张或多张图片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叙述。对于刚刚接触看图写话的小学生来说,对事物的观察难以直中要害,无目的、无顺序的叙述会导致最终写作的失败。因此,教会学生看图,通过看图判断图片中故事所发生的背景、时间与人物关系,从而保证故事骨架的完整。训练学生看图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到以下方法:
首先要从整体入手,在让学生进行写话前,要带领学生充分地对图画进行观察,看清楚图片中所给出的图示。若为单图,则要着重强调观察图片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再或由远及近……养成按序观察的习惯,对图片中的画面和构图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日月潭》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以由远及近的视角对课文中所插图片进行观察。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处有层层叠叠的山峦,山上覆满了绿植,近处的水面上有一处小岛,将潭水分为两半,左边一半像弯弯的月亮,右边一半圆圆的好似一轮太阳,整幅图片虚虚实实,就像掩在清晨的薄雾之中一样。通过类似这样的引导,使同学们对图片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熟悉按序观察的方法。若为多幅图,则要引导学生将连续图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和联想,将多幅图片拼凑出一个连贯合理的故事,使人物性格足够饱满,故事背景足够充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事件的概括能力。
其次要注重观察细节。不同人物的穿着打扮可以体现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如挎着篮子的大白兔可能就是要出去采蘑菇的兔妈妈,披着虎皮披风的大老虎,可能就是森林里的虎大王……,图片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进行深究,对于每个人物的微表情,服饰或用具我们都应当着重观察,以此推断绘图者想要表达的深意。最后指导学生完整思考并叙述图意。
2.2 引导学生“多想”
经过对图画的细心观察,学生们已经能够大致构建起一个故事的框架,然而除了锻炼学生的观察力,看图写话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尝试给“骨架”增添“血肉”。对于一部分同学而言,即使老师对图片画面进行了充分的讲解,他们却依然能将句子写得平平无奇,不论经过怎样的观察都无法使作文变得生动起来,亦或是还没有听到老师的看法,便通过自己的联想赋予了文章一些过于夸张的情节,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合理想象后的结果。看图写话不可以就事论事,只写出图片中展现的最浅显的画面,但也不可以过于夸张,超出常人的接受范围。教师应当适时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可以通过一些恰当的提问,使静止的图画生动起来,由一个点子联想到下一个点子,积极鼓励同学们参与想象,以此提升学生们的想象能力。
2.3 引导学生“多说”
小孩子善于模仿,喜爱表达,但是在写话的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停顿或反复,这是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在思维表达上缺乏条理性的原因。在“多说”的训练中,不能太过于追求效率,而是应当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出并纠正语病,让他们在言语的表达上尽量准确,做到词意连贯。在引导同学们“多说”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说出的部分要紧跟基本内容,不可以丢掉重点;二是要多多鼓励在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同学,表扬他们想得好,说得好,使学生得到认同感,这对其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2.5 切身观察,写下当时心情
观察是小学生认识和了解事物的有效方式之一,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二年起步作文教学来说,更是很宝贵的写作动力。观察是学生对生活形成初步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获得感想与情感的触动源,只有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观察,才能让学生对生活认识更清晰,为写作提供素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起步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看图写景中,离开观察是不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平时养成观察的习惯,观察大自然的一枝一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等,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如此方能写出“入之入味”的景色作文。
例如,以描写“这儿真美”为例,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的一朵花、一条走廊和一个小亭子,在多彩的校园美景中,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美好。之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来,形成作文。除此之外,笔者并没有给予学生这一方面的限制,而是允许学生可以将自己所见过的一处其他景色写下来,这样的宽限条件让学生觉得可写的东西很多,为学生顺利写作提供了便利。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中,学生写出来一篇优美的作文有一定的难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现状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降低学生的为难情绪。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范围的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还可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实际经历,并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及难,逐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观察的机会,让学生对生活产生情感与提升认知,进而转化为书面表达,提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华英.如何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看图写话[J].知识文库,2020(20).
[2]王琰.浅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话[J].学周刊,2016(11):231-232.
[3]徐建丽.浅谈低年级写话练习[J].教育革新.2019(08)
[4]李东苹.在师生互动中训练低年级学生写话[J].教育革新.2010(07)
[5]时凤萍.话从“读写绘”中来——“读写绘”模式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指导上的有效尝试[J].宁夏教育科研.2018(01)
[6]陈雪,陆平.统编本低年级写话教材的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J].汉字文化.2019(23)
[7]武相珍.巧用绘本,激发写话欲望[J].华夏教师.2019(36)
[8]于长云.写话,从仿写开始[J].华夏教师.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