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唤醒自律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于雪菲
[导读] 于雪菲,南岗区语文骨干教师,南岗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
        于雪菲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    
        【作者简介】
        于雪菲,南岗区语文骨干教师,南岗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多次参加哈尔滨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她曾连续四次在区、市德育和心理教学“百花奖”活动中,荣获教学一等奖。“情满课堂”是她的教学风格。她的语言饱含情感,她用肢体语言传递情感。她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用饱满的激情架起学生、文本沟通的心桥,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引发想象和感悟。她将在不断的阅读中锤炼自己的语言,使之既要有诗人的浪漫,又要有哲人的智慧,更要有表演艺术家的感染力。
        【教育叙事】
        圆圆的脸蛋儿,白皙的皮肤,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构成了一个调皮的男孩儿。他就是五年六班的孙铭宇。提起他的大名,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斜挎着书包,走一步摇三摇,那一副摇头尾巴晃的样子,可真是痞气十足啊!你别看他个子不高,始终站在班级队伍的前面,打起架来可是神勇得很。这不,刚打过下课铃,一个同学就从操场跑进来:“老师,孙铭宇和五年一班的一个大胖子男同学打起来了。保安叔叔拉都拉不开。他还一直破口大骂呢……”唉!真叫我头疼。仔细盘问后才知道:他借了人家的课外书,说好今天还,结果他忘记带了。人家说了他几句,他一生气就动起手来。人家也不甘示弱,结果他吃了亏。这一看打不过,就死拉着人家破口大骂。真是什么难听骂什么,毫不在乎周围环境。


        面对孙铭宇我也真是黔驴技穷了:好言相谈,他满口答应改正错误,可面对问题他依旧犯浑;恶言相击,他毫不服气,行为变本加厉;找其家长,他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家长态度也颇不耐烦……难道真的就只能放弃他了吗?虽然“毕业”指日可待,但没能教育好他始终是我的遗憾。我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也给我自己一次机会。
        我封他为“副班任”,专门负责执行班规班纪。从此,每节课下课他都不许离我左右,随时帮我处理同学们违规乱纪的情况。第一天,他做的饶有兴致。放学了,他对我说:“于老师,怎么样?我还是挺厉害的吧!你看,同学们都不敢在我面前犯错误了。”看他狐假虎威的神气样儿,还真有点儿好笑,不过这一天,他却没来得及犯错误,还替我批评了几个走廊跑跳的同学。这不起眼的小细节,似乎给我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接下来的三天里,他每天下课都不出教室,只是呆在我身边,要么帮我做点儿琐碎的小事,要么帮我处理来告状的同学。我仔细的观察他,他会学着我平时批评他的腔调去指责犯错误的同学:“你都上五年级了,走廊里不许说话还不知道啊?这样会给咱班扣分你不知道吗?一点儿集体荣誉感都没有。下次有话到操场上去说!”“就为这么点儿小事吵什么架啊?再不珍惜这五年的友谊我们就要分开了。这么大了还抢跳绳,拿我的去玩儿吧!”……听他重复着我说过的这些话,还真有点儿副班任的意思。
        我看着他一天天改变,却没有找他谈。果然,这一天放学,他主动来找我了。“于老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同学挺能惹事啊,总是不遵守纪律,难怪咱们班总是在评比时落后于别的班。另外,同学们都不懂得谦让,一点儿小事也要斤斤计较,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你这一天可真累啊!”“是吗?我觉得现在比原来好多了。原来咱们班里有一个专门到处惹祸的同学,他可是让我一刻都不得休息啊!现在他不惹祸了,还能帮我处理这些烦心事,我觉得轻松多了!”他红着脸,装作与他无关的样子说:“是吗?那太好了!老师,你放心,以后我天天帮你看着咱们班的同学,保证他们个个都不惹事了!”
        体验,即换位思考。孙铭宇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老师工作的艰辛,学会了体贴和关心;感受到了同学矛盾的微不足道,学会了宽容和谦让;感受到了态度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体验,唤醒了他的自律,成就了他的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