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东区实验学校
摘要:小学生思想还未成熟,不能正确、有效的辨认生活中的危险与安全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安全教育,带领学生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危险事故的后果以及生活中具有安全隐患的事情,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安全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小心,学生必定能因此受益终生,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三年级上册就着重就安全问题组成教学单元,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教师合理引入教材,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拓展,采用巧妙且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彻底融入安全年教育中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关键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
引言:
要明确看出的是,社会和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并不少见,大人们还能有效辨认,而对思维正处于萌芽期的小学生来说却是致命的,一旦触发安全隐患,后果将不堪设想,基于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将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单元明确提出,且是教学重点,教师需要钻研教材,并采取丰富且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安全教育贯彻落实才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不同于一般德育内容,有其特殊性,简单来说就是带领学生正确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辨别生活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景,进而有效的规避安全隐患,为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负责,要明确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也在日益增加,路上车辆更多了、家中电器使用更多了、拐骗现象还时有发生、涉水溺亡屡禁不止、高层建筑让火情救援也更加困难,林林总总,综合来说,社会发展的背后,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有增无减,这些安全性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再影响这学生,大人们或许对安全隐患场景还有辨别能力,而小学生思维不成熟,对事物没有深入的理性认知,思想也较为单纯、容易相信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很可能让小学生不能正确的应对突发情况,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安全性认知,提高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规避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健康成长,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1]。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高效开展的策略和建议
(一)学校与教师需加强自身建设
学校和教师是学生美育和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学校和教师足够优秀,才能更好地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安全教育
对于学校来说,主要是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在班级内、在楼梯道、在校门口张贴安全标语,让学生时时警醒。
而对于教师来说,任务则更加艰巨,主要可以在于两部分,首先,要观察和总结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后续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教材中所展示的安全隐患场景是大范围的,却不一定适应本地学生,例如农村小学中,农药药品安全以及农具使用的安全等,在教材上就没有体现,合理的归纳总结是教学的根本。其次,在于严格要求,将安全教育当做大事要事去办,加强对教法教案的研究,常见的教法有问题导学、矛盾激趣、情境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最优秀的教法教案,最大程度触及学生内心深处,才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重视起安全问题。
(二)“案例+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加强认知
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用通篇的文字以及说教会有一定教学价值,但往往教学意义不够深入,效果不够出色,原因在于小学生年幼,无法对文字和说教描述的场景进行想象,那么就很难切实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而采用案例+多媒体教学法,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真实的案例,往往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因此警醒,加深认知,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取最恰当的案例素材,根据教学内容从网络上或教育平台上搜集相关资料,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其多媒体放映的形式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更加强烈,场景的描述和还原也更加充分和具体,对学生的冲击很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2]。
例如在《安全记心上》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络上或教育平台上搜集和筛选合适的有关出行事故的动画或视频,对学生放映指导,要注意放映的动画和视频不仅要演示事故的发生,更有指导学生如何去避免事故,学生被新奇的教学所吸引,充分震动和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成长。
(三)加强互动,问题导学,提高安全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文化课教育不同,更多的在于场景的还原,以及要引导学生思考在场景中学到了什么,因此,互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互动教学首先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问题、主题或目标,让学生围绕问题、主题或目标进行学习和思考,规范学生的思维发散方向,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效、更专注,思想更加先进。
其次,互动教学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常说的合作学习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展开探讨和思辨,教师在其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适当监督引导,不要过度参与,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互动的问题或主题可以不用拘泥于课本,而挑选一些适合本地学生探讨的问题,让学生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并且在相互辩论、探讨的过程中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安全意识[3]。
(四)用多样且丰富的活动助推安全教育
在安全教育教学中,不仅仅是课堂制式的教学,还能够用多样且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助推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是班级内开展,也可以是全校开展,方法多种多样,需要视情况而定,例如开展安全知识宣传会、安全主题演讲比赛、“下河洗澡”主题辩论会、安全主题黑板报制作、交通出行情景模拟还原、陌生人交谈情景模拟还原等,通过多样且丰富的活动,减轻说教的枯燥性,寓教于乐,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对于正处于思想萌芽期,无法有效分辨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的小学生来说,加强安全教育,用心做起,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安全的重要性,是对学生负责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向卡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读与写(教师),2019:0064-0064.
[2]李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64.
[3]翁冰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安全教育教学研究[J].神州,2019:209-209.
[4]陈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