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是新高考改革的强有力支撑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莫治贤
[导读] 全面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新高考改革
        莫治贤
        衡阳市第八中学
        [摘 要]全面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新高考改革。关注新高考中学校、师生面临的问题,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和资源分配。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从智能班牌、走班排课系统和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评估系统等多个方面支持新高考改革下学校教育的实施。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将不再按照以前固定的文理科目进行高考,学生和老师变成走班教学,随着全国各地走班教学的陆续开展,学校原有的教务管理功能已无法满足新的教学方式需要,全面升级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高考改革的重要作用以及责任意义,对其中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创建全新的高考改革信息服务体系,摸索找到高考改革当中能够运用的现代技术,在高考改革当中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新高考改革中走班教学的难点与挑战
        1.走班教学的特点是:
        (1)文理不分科;
        (2)一人一课表;
        (3)对于学生们来说,班级、同学以及教室都不固定。
        2.学校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师资方面的问题,若是将学生选课打开,那么就有可能他们会去选择以前的一些阀门学科,导致部分学科老师无法安排的事情发生;
        (2)教室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走班的方式教学就会有教学班级出现,同时还有一些学生需要上息课,整体看来需要学校安排更多的教室;
        (3)关于管理学生方面的问题,因走班以后,各个教学班组级的学生可能就不是一个行政班的了,这样必然会使老师管理更加困难,对于学生的教鞭、成绩管理等同样如此,必须制定合理的制度,以及相关的系统以提供支持。


        (4)教案方面的问题,合格考试以及考级考试的教学要求、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其教案要求也不同,老师有可能需要等级班与合格班一起教学;
        (5)教学进度方面,实行走班以后,就可以会发生部分学生的课程是不是同一个老师教的,那么他们的老师怎么配合教学进度,这同样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6)对老师的评价方面,走班以后,因不再有固定的班级了,走班的学生人员也在一直变化着,那新的关于评价老师的考核指标也必须有学校来进行全新的制定;
        (7)学生心理方面,实行走班后,学生有了更多的选课机会,相较于之前的高干分文理班级还要提前,因此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比实行走班以前更不深厚,他们的心理能不能跟上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是个问题;
        (8)对学习时间方面的管理,相同时间内部分学生在上课,而另部分学生在自习,自习的学生应怎么对待他们;
        (9)考场安排问题,实行选课走班后,由于需要考试的科目更多,而且每个人考试的科目以及难度都不一样,安排考场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10)关于老师调课方面的问题,走班以后,老师的调课尤其是上走班课的那些老师调课将会非常难管理,原因是一般走班课都是一起上的,只要有一个老师需要调课必然会对所有的老师造成影响,怎么对待老师调课特别是走班老师的调课,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所以,新高考的改革不只是关于高考科目的选择方面需要重新思考,还必须对学校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教学管理形式、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重新思考和处理。
        高考改革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路径探索
        1.智能班牌的应用
        在新高考改革制度之下,教育信息化和网络结合后生成了全新的智能班牌。这也是如今智慧校园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部分。它同样是智慧校园云网络的信息呈现平台,也是校校网的平台信息收集设备。经由它,不仅能使班级文化的表现更加丰富多样,还能够使学校与各个班级、同学和老师、还有学生和同学们之间进行更好的互动。对于班级和学生之间的数据分析,它能够提供很大的支持,因此是智慧校园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支撑。
        2.走班排课系统的应用
        和传统的排课方式不一样,实行走班教学以后,由于学生选课种类更多,而排课又需要兼顾各种各样的因素,因此,教务处在对实施走班教学的年级排课时会显得无从下手,传统的手工排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排出来的课程质量比较差,并且后期改动或是调课的可能性很小。传统的排课软件则完全不能适应新高考的走班教学,这时候,需要一个专门服务于新高考走班教学的软件平台来帮助学校进行排课,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排课的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另一方面,排出的课表质量更好,更能满足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并且,可以满足老师后期的调课需求。
        3.高中生涯规划测评系统的应用
        高中生涯规划测评系统是由一系列生涯规划测评工具组成的关联系统,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测评工具施测,系统自动化分析测试结果,并与专业库、高校库、职业库相互关联匹配,为学生测试结果推荐相互匹配的专业、职业、高校,正好符合新高考改革的任务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的高中生教育规划还在起步时期,相对的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程度也比较差,使用科学的专业生涯检测系统是提升其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
        未来高考改革是以问题为导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使中国能承担起负责任大国培养、选拔出源源不断的各级各类优秀的人才提供智力支撑。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以现代科技助推高考改革的理念,充分运用正在成熟的信息科技,如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新高考的强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2001年7月。
        [2]安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解读》,江西教育,2002年1月。
        [3]唐琼.邯郸市荀子中学课程设置之:走班制教学.课程教育研究,2017。
        [4]冯成火.信息化:推进和深化高考改革必由之路.中国考试,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