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定向对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初探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邓维
[导读] 家长的陪伴价值远远超过各类教育培训,通过家长的陪伴、悉心的关怀,能够弥补学校及社会教育的不足
        邓维
        重庆市南川区石墙镇中心小学校,重庆 408400
        摘要:家长的陪伴价值远远超过各类教育培训,通过家长的陪伴、悉心的关怀,能够弥补学校及社会教育的不足。亲子定向活动是高效的亲子教育方式,能够亲近大自然,在户外运动中给孩子带来快乐,同时完成言传身教。再配合比赛项目,亲子定向能够集健身、情趣、知识、国防等教育内容于一体,帮助小学形成稳定的行为及思想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及思维习惯。亲子定向活动能够提升小学生智力、体力及各方面综合素质,在针对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探究小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情况,探究亲子定向对小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影响,为亲子定向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亲子定向;合作意识;小学教育
        一、小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小学生合作意识是指学生在进行共同行动及行为时,产生的规则认知感以及思想情感的影响。小学生合作意识是完成合作行为、构建合作思想的基本前提。通过合作意识,学生能够善于合作、找到合作的关键点,寻求合作学习等行为的乐趣。同时完成交往过程,提升任务完成效率,获得成果分享的喜悦,以及提高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不懂得合作的学生,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个性,不易与人相处,养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很难通过直接的讲解、培训,进行有效的培养,需要通过特定的合作活动,增加交往过程、共同完成合作任务,才能够实现合作关系的塑造、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意识的提升。
        二、目前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情况
        1.学生自我意识过强
        很多小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常以孩子的思想为中心,导致学生在学校各类活动、完成课堂教学、进行小组协作等特定的活动中,缺乏参与意识。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主要以表达自己意见为主,不懂得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别人的想法,导致合作无法有效开展。
        2.学生缺乏交流意识
        家长对于孩子往往投入过多的关注,导致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他人的主动沟通为主,不愿意与同龄人主动沟通。学生们缺乏主动交流的意识,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完成自己的事情,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有些同学在交流方式上运用不当,以激怒对方、贬低对方的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交流意识,且对合作交流的活动有抵触情绪,无法实现友善的合作与相处。
        3.亲子合作机会极少
        亲子合作机会是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方式。很多家长只注重物质鼓励,对于孩子的教育管理及陪伴投入较少。部分需要与家长合作的内容,家长们往往无法体现陪伴的意义,将所有内容一手包办。不仅无法实现亲子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同时缺乏对孩子的恰当指导,无法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家庭环境对于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存在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够与学生共同携手解决问题,就容易阻碍学生的性格发展,导致他们不愿意交流沟通,与家长之间存在隔阂,良好性格及人生观的形成受到阻碍。
        三、亲子定向对小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影响
        1.对沟通频率的影响
        通过亲子定向,能够提升亲子互动频率。在亲子定向活动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频率随着任务发展逐渐提升。随着沟通频率的提高,小学生会获得更强的信心,提升交流能力。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加强与同龄人的交往,增加好朋友的数量。在个人日常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会表现出更大的优势。同时,亲子定向活动促进沟通频率、培养了小学生的沟通习惯,让他们愿意主动的沟通与交流。

促使他们与父母的沟通内容更加丰富,形成特定的沟通手段与渠道,促使他们养成解决问题的沟通习惯,不再以激怒他人、贬低他人作为主动的沟通方式。有利于提升合作意识、提高小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针对合作内容,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以舒服愉悦的氛围完成合作,解决交流上的障碍,提升合作效果。
        2.对互动模式的影响
        在合作关系中,一般表现出三种主要的互动模式。一是民主和谐性互动、二是专制型互动、三是放任型互动。小学生在合作关系中,可能由于自我意识过强,导致专制性的互动;也可能由于缺乏沟通意识,导致放任型的互动,这都不利于有效开展合作活动。通过亲子定向,能够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互相尊重、交流频繁的关系,实现和谐的互动模式。学生在亲子定向中受到这种良性互动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与他人构建民主和谐性的互动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四、利用亲子定向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方式
        1.利用亲子定向培养小学生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合作意识的基础,利用亲子定向培养小学生沟通能力,能够促使小学生完成沟通交往的第一步,与其他同龄人通过沟通相互认识,加深了解、完成合作。亲子定向是有效的运动及锻炼方式,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完成亲子定向活动时,既需要解决其中的问题,同时又要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在团队合作中战胜困难。因此,家长应当带领孩子积极参与亲子定向活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在活动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活动中与孩子沟通时,要耐心细致、注意语气。用鼓励的话语,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利用亲子定向活动,提高他们的合作参与兴趣,让他们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心,敢于表达意见、提升沟通意识。
        2.利用亲子定向培养小学生责任心
        在亲子定向活动中,学生按时到场,积极与家长合作完成各类任务,同时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收回器材、完成活动后续安排。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实际情况,学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些活动内容,促使小学生在思想中对亲子定向活动产生了重视感,及归属感。他们会觉得,亲子定向活动中,有属于他们需要负责的部分。这就在培养小学生责任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亲子定向,强调的是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家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能够掩盖学生自身的努力。因此,家长要学会让学生分担自己的任务,由孩子承担属于自己的任务部分,负责对应的任务责任。亲子定向活动体现的多种活动形式,对于提高团队凝聚力、提升小学生责任心具有重要的作用。
        3.利用亲子定向培养小学生任务意识
        亲子定向活动中,每一项运动内容都会设置对应的任务,需要小学生通过体力与智力的结合,快速反应、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完成各项任务内容。生动有趣的亲子定向活动,既提升了趣味感,同时培养了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当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了解任务规则、明确规则的约束性,同时了解任务的递进性,形成任务意识。任务设置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更能够体现出亲子互动之间的良好合作,帮助小学生激发任务意识,积极主动的去探索。
        结语:亲子定向有利于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亲子定向活动,培养小学生沟通能力,能够促使他们积极表达、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亲子定向培养小学生责任心,能够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反映出团队的凝聚力;通过亲子定向培养小学生任务意识,能够促使他们获得运动活动的积极影响,产生出愉悦的体验。亲子定向活动对于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促使小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提升小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梅丽娜.亲子定向对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6:501.
        [2]李玲玲.浅谈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59-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