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六靖镇六靖小学,广西 玉林 537423
摘 要:阅读是人们从书本和生活经验中获取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智力活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课文,还要阅读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以提高他们的写作和阅读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生阅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加强课内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等解决办法,以期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存在局限性。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从而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大多数小学生的阅读内容仅限于童话。学校给学生的阅读资源较少,很少有学生主动阅读或只关注语文课本。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自主阅读和探究的能力和意识较差。学生对老师的阅读指导不感兴趣,只对生动的插图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感兴趣,往往不理解书的真正含义。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许多农村小学选择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由于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抵触情绪,往往无法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阅读是从书面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占整个语文教学的60%和70%。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也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人们的眼睛和耳朵。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我们可以教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阅读。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词汇。此外,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实施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听、说、写表达能力;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和信息,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思想教育和美感的影响。
二、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力保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一切好方法都要变成习惯”,只有熟练地成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展现出来,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这似乎是一种将持续一生的本能,“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呢?首先,学校应每天早晚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以保证学生在学校的阅读。其次,要在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中营造体现文化内涵的阅读氛围,渗透阅读意识,让学生在阅读氛围中选择阅读,逐渐爱上阅读。最后,通过举办阅读讲座,家长可以在家中营造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相对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在社会或家庭环境中没有阅读的氛围。父母忙于农活,很少注意孩子的读书。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比监督更有效。良好的阅读氛围是有感染力的。
一个善于学习、热爱阅读的人,可能会受到许多愿意读书、沉迷读书的人的感染和影响。农村缺少这样的读书氛围。因此,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对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比如学校可以购买很多经典,环游世界,让孩子广泛阅读百科全书和常识,如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美术等,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强大的发展能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性能力和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对提高阅读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入文本中人物的关系素质与事物、文本中思想情感的表达,使学生学会带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思考,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运用阅读模式,把文本阅读中描写的场景生动、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而让学生正确地模仿阅读,发展想象力,把抽象的语言场景放在脑海中。实现文本所描述的意境,与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感受,与自己的感受产生共鸣。
(四)师生互动,减少阅读方面出现的压力
小学生年纪小,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与城市中学生相比较各方面成长和成熟比较缓慢。如果在教学中进行严厉和严格要求,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压力,造成学生对阅读的心理抵触。因此,有必要为学生开设一个轻松的阅读课,以减轻他们的阅读压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文章与我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愿意参与课堂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课堂阅读任务,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五)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农村教师要积极开展学生喜欢看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笔者以“阅读之星”为例子,让学生每周选择阅读三篇文章。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对学生阅读后印象的评价,笔者每周在课堂上选出一位“阅读之星”。读并贴在黑板上。这种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笔者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基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对阅读内容的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活动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结束语: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迫在眉睫。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创造阅读情境,拓展课外阅读,使学生热爱阅读,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小学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关注小学生方面,教师要与时俱进。他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祖国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陈丹丹,陈桐松.立足农村实际,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J].中国培训,2015(18):264.
[2] 何琴凤.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之方法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5(10):61-62.
[3] 闫红.浅谈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219.
[4] 刘艳侠.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