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新慧
新疆昌吉市第十四小学 831100
摘要:小学音乐的学习对学生掌握音乐的技巧,音乐基础知识的积累都很有帮助。其中音准问题,阻碍了音乐教学的道路,怎样保证正确的音准,进行音准训练,利用多种形式练习音准,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心,提升歌唱能力。根据小学低年级的音准训练问题,简单探讨如何进行音准训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准训练;歌唱教学
引言:音准训练是学习歌唱的前提,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任务的其中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思维发展时期,对于事物的认知尚未完善,对于老师的课程教学不能很好地理解,对于高音节和低音节的认知,以高音大声,低音小声表达。这种理解导致了学生的跑调,不利于未来的在音乐学习。此时期帮助学生,进行音准训练,为以后的音乐学习道路奠定基础。
一、音准教学准备充分
进入小学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教师作为教育者为教学内容做好充足准备。教师拿到教材时,不应忙着设计课堂教案、教学流程,而是应该对教科书上作品进行测评分析。被选入教材中的歌曲视唱曲及供欣赏的乐曲,必定是经过编写者们精心挑选的。备课时一定要竭尽全力从各个方面剖析编作者的隐藏含义,将这些深层内容挖掘出来,从思想性、艺术性及其表现手段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解读,音乐课一定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抓住音乐的音高与节奏,速度与力度,旋律构成与情绪色彩,歌词内容与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将教育价值与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有机结合,达到音乐教学应有的目的。备课的时候,不能局限于教科书,那样会让思维受到约束,应该先有自己的构思,自己的设计,再翻看以往的教学反思,看哪些是需要在课堂上补充和强调的,再去查阅资料或者借鉴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补充到自己的教案中,这样做并不是要扩大教学的范围,而是要在教学中立于主动、有效的地位。平时的备课,努力尝试学会资源整合。平时的积累和研究是课时准备的前提要求。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活动。在深入了解学生特性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所以备课时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音乐基础,也要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备课时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验感,感受教师的关怀和在学习上的进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辅助存在的。教学内容应具有儿童化、趣味化符合儿童的认知程度,便于其理解[1]。
二、音准训练教学实施
在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进行系统的音准练习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活动,良好的音准感对学生音乐能力和音乐感觉的培养十分重要。在音乐游戏中进行音准训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质和对音高音准的掌握程度不同,设计不同的课堂音乐游戏。让学生游戏中学会并巩固音准。在课时歌唱教学中促进音准训练在每次歌唱教学中,渗透音高音准知识的教学十分重要。以《草原就是我的家》为例,根据节拍模拟马蹄声,多听有助于学生把握音准,节拍的控制也利于旋律的记忆。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其在课堂上的状态直接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联系生活实际,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积极性。去了解学生的思想模式,情绪波动因素,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就此研究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2]。
三、音准练习建立概念
在课中旋律练习里巩固音准训练低年级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都比较简单易学,在教材歌曲教学中融入音准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音准准确感。音准概念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练习。学唱新歌《国旗国旗真美丽》在教学时培养学生聆听,初听歌曲是建立对歌曲音准把握的关键点,如果跟唱的话会影响自己对于歌曲的记忆,也会误导另一部分学生的听觉。所以初次聆听前要告知孩子不宜跟唱。其次要注意聆听自己的歌声,在歌唱训练中,引导孩子们从要求自己怎么唱的关注点转移到集中听自己歌唱的声音上来。在音乐教学中提倡学生用轻声歌唱法歌唱,要求孩子们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演唱歌曲的时候都必须控制声音的音量,控制情绪平静的心态下,做到用轻声演唱的一种教学方法。老师指导孩子们在演唱歌曲时,不要只想着突出自己的声音,这样但不能产生美妙的声音效果,而且更不利于嗓音的健康保护。多让孩子注意听自己唱的音是否准、是否合着钢琴伴奏。尤其是一定要养成前奏开始就专注听的习惯。另外,在歌唱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气息交换,学会用以歌词为分界的气息交换,用科学深吸轻呼的方法进行气息训练[3]。
结束语
绝大部分的低年级学生经过系统正确地音准练习后都将取得进步和改善。学习音准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通过音乐教师的科学有效的教学,对学生的音乐能力以及音乐感觉的培养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娴.小学生唱歌音准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王丽娟.小学歌唱教学中音准与节奏训练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黄佳莉.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实践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