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群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4081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我国教育部门开始对高中信息技术方面进行着重培养。其中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一直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推崇的重要内容,而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之一便是创新性。基于此,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重点对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探讨,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而言,不但要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高中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对于高中的全面发展意义更加重大。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对其进行密切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灵活性与广泛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促进高中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就高中生而言,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切实考虑其承担的学习重担,为其营造轻松、生动的学习氛围。在这种令人身心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可以释放压力,满怀热情的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与内容的学习中,促进其创新能力有效激发。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基本学情,设定教学规划,丰富教学内容与资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粤教版高中必修一数据与运算《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一个优秀编程设计项目的观赏进行新课导入,学生通过优秀项目的观看,学习积极性与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源代码与编程的编辑过程不再复杂与神秘。在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根据网络中优秀的程序编程,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编程项目,充分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完成计算机程序有关的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与学生共同解决编程上出现的难题,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悟到写程序的魅力,进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2 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强化学生自我实践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当中,教师一味地重视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意识不到此课程学习成效对于学生的影响与意义。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推行,促使教师要在教学开展中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以便于其自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1]。
例如,在粤教版高中必修一数据与运算《数据的采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Microsoft、excel以及WPS表格进行对比,让学生对各个表格软件收集数据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进行观察,并逐渐带领学生根据“我国抑郁症近几年来的增长趋势”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再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去摸索出各个表格软件的制作方法与各自的优势,作为教学指导者与组织者,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技能表现,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另外,也要积极的鼓舞学生,帮助其树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信心,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3 设置有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活动导入其中,促使高中生在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师应当立足于信息技术课程基本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探究任务与目标,启发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配合、团结互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其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例如,在粤教版高中必修一数据与运算《算法基础》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内容开展创新竞赛,使学生通过竞赛这种话有竞争性的活动不断创新算法与程序流程。通过创新程序设计等方式,提升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校方与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环境与资源保障,促使高中生通过自主创新程序项目设计的比赛,促进其创新思维的有效拓展[2]。
4 通过合理的激励评价体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总结性环节。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方式,结合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与知识点,设置合理的奖惩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去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态度、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学习目标完成状况展开多元化、全方面的教学评价。在创新性的多元化评价中,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并通过正确科学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5 结束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方式与教学思路进行不断的完善与革新,才可以更为有效的适应此学科实践性与创新性较强的特点。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顺应素质教育推崇的理念,需要对教学模式与理念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并在课程学习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求知欲望,并培养其多角度、全方面思考的能力,从而促使其综合素养得以有效提高,进而有效的顺应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晶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浅析[J]. 中国新通信, 2019, v.21(16):229-229.
[2]周杰加.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浅析[C]//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