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肖颖
(浙江省桐乡市高桥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高桥实验学校 浙江省桐乡市314500 )
[内容摘要]:如何让学生对竖笛产生兴趣,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对竖笛产生好奇心。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掌握、运用好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贪图新鲜的心理。兴趣可以通过“游戏起步”、“即时巩固”、“示范感染”、“循循善诱”四个手段来逐步加以发展、巩固。 竖笛教学,演奏基础是保障。只有打好了基础,以后的困难才能迎刃而解。像呼吸方法,气流的控制,运指法,装饰音的运用等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村里的学生可以一展特长的机会比较少,在他们能吹一些简单曲子的时候,很有必要给他们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在校内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班会课上展示,文艺汇演时展示;在校外可以参与各类文化演出活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锻炼演奏的技能技巧,提高其音乐水平和艺术修养,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激趣 训练 展示
竖笛是一种历史悠久、造型美观、音质甜美的吹奏乐器。它起源于欧洲,是欧洲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初步形成了从高音竖笛到低音竖笛的家族乐器系统。竖笛以它特有的魅力,受到了许多音乐家的重视。竖笛价格便宜、简易实用、携带方便、音色柔美,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随着音乐课程新课标的实施,竖笛教学也成了音乐课堂的必修内容。下面就自己在竖笛教学中的实践谈谈点滴经验。如何满足学生之需,适应课标要求搞好竖笛教学呢?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点滴经验。
一、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学习,才会在学习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快乐。所以,兴趣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兴趣的激发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如何让学生对竖笛产生兴趣,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对竖笛产生好奇心。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掌握、运用好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贪图新鲜的心理。
比如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对经典的主题旋律,除了播放原音之外,我自己再用竖笛进行演奏。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这样近距离的接触现场演奏、近距离的观赏乐器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在心理上会带给他们比较新鲜的感觉,初步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请胆大的学生进行试吹,只要能吹奏出声音,都给予高度评价,使其产生成就感。这样他们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但是这种好奇心理是有限度的,不稳定又容易自我转移或消失。所以兴趣的发展、巩固,对事物本质内容产生求知的欲望就是接下来要培养和训练的了。
2.兴趣的发展和巩固
“三分钟热度”的学习态度是不行的。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点点火星燃烧起来。因此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巩固他们的兴趣,还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诱导。
1)游戏起步。在学生学习基本的音阶和运指时,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比如单音接龙、钓鱼等游戏方式,使音阶学习的时候不至于太单调、枯燥。
2)即时巩固。掌握基本功后,让他们练习一些简单、旋律优美的调子,或是吹奏一些时下比较熟悉的流行歌曲片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或是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如齐奏、重奏、伴奏等,调动气氛;或是在同学之间比一比谁学得更快、更好,在课堂上给予演奏的机会,适当的给于鼓励,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也可以让学生们相互评价,指出优缺点,这样不至于让一些学生感到无事可做,从而促使他们去练习并改进,又有目的性。
3)示范感染。在他们学习吹奏一些初级的曲子时,老师都要认真且仔细的示范。示范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让学生初步的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感情,让他们去联想乐曲所要描写的情景,充分发挥想像力,做到情景交融。第二是通过示范曲子,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优美的竖笛乐声中得到感染。但这需要老师本身要有一定的演奏功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自身的艺术水平对学生的感染促进也会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
4)循循善诱。在能吹奏简单的、没有任何装饰音的旋律时,再给他们抛出诱饵“怎样把曲子变得更丰富、更好听呢?”,诱使学生自我发挥,加入装饰音等,使旋律更加丰富起来。有了学习的目的,这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调动起来了。当学生做到这一步的时候,他们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直接涌上来的满足和成就感,会是巩固兴趣最有效的灵丹妙药了。
二、基础训练做保障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不稳,楼房会倒塌。竖笛教学,演奏基础是保障。只有打好了基础,以后的困难才能迎刃而解。像呼吸方法,气流的控制,运指法,装饰音的运用等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呼吸的训练
正确的运用呼吸方法对于吹好竖笛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呼吸对演奏的发音、音准、音色及力度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它是竖笛产生声音的唯一动力,没有正确的呼吸技巧,就不能获得理想的吹奏效果,所以必须掌握好良好的呼吸方法。
呼吸的方式有三种: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我们平常的呼吸方式属于胸式呼吸。在竖笛的演奏中,使用较多的是腹式呼吸方法,因为它吸气迅速、自由,反应灵活,对呼气的控制较好,呼气具备一定的强度。是我们重点学习的呼吸方法。当然,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要求及乐曲的演奏特点,而要灵活的采用不同的呼吸方法。
在呼吸方法中,气流(即吸气和呼气)的运用和控制是比较重要的,它是吹奏竖笛的动力。吸气时全身自然放松,嘴张开吸气,胸腹同时扩张。但是,当我这样对学生讲述时,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于是我就想起来“闻花香”的方式,但这样吸气是不错,问题也出现了,学生很容易就漏气。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准备一张白纸,放在面前,“急吸气”,然后再往白纸上慢慢呼气,不能让白纸飘的太高,也不能太低,使它刚好与身体呈四十五度角左右。这个方法做久了也会显得单调,于是,再在学生之间开展 “呼气王”或“PK”的游戏,看看谁呼出的气又长又稳。初中的学生好胜心比较强,喜欢互相“PK”。这样的方法既满足了学生的猎奇心理,又达到了呼吸训练的效果。尤其是平直长音的训练,它既不能忽快忽慢,也不能忽强忽弱,而要像袅袅炊烟一样平稳。在具体的乐曲里面,吹奏长音练习还要注意强弱的变化,这对表达乐曲的情感起到关键的作用。
2.运指的训练
竖笛的演奏要想取得较好的演奏效果,除了要有正确的呼吸方法外,还要有熟练的运指技巧。竖笛通过几个不带其他附加孔的自然音孔的交替开合来演奏乐曲,所以,配合正确的呼吸,熟练的运指就非常重要。
1)要有正确的姿势。
无论站姿或是坐姿,身体都必须放松,双臂自然下垂,与身体稍稍分开,竖笛与身体的夹角保持在四十五度左右。在这里,学生往往会出现双肩耸起,双臂加紧,以及翘二郎腿,弯腰驼背等现象,所以要时刻提醒保持美的姿势,注重美的视觉效果。为了能更好的监督这一现象,我采用一对一的方式,用同伴的眼睛当镜子。
2)要有正确的手势。
手指按在音孔上时,要求手指放松,不是抓,也不是掐。一般而言,无名指的动作反应较其他手指要迟缓、无力,所以要加强无名指的独立性的训练。用不到的小指自然放松的搭放在竖笛的管上,要用到的手指用指肚去按孔,按孔时注意手指自然弯曲,运指时要以自然,灵活为标准。手指的控制最终是由大脑控制的,那么手指的训练也就是对大脑的训练了。手指的练习从手指的开闭开始,开孔时手指不宜太高,闭孔时要做到松而不漏。刚开始练习时从单个音的开合开始训练,先慢练,逐步过渡到多个手指的交替配合,要做到放松、均匀、灵活。
3)要加强手指技巧练习。
熟练交替运用也是决定竖笛吹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竖笛里常用的手指技巧有气颤音,指颤音,倚音等指法。一首乐曲的演奏效果一半决定于手指技巧,一半决定于气息运用,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把竖笛演奏好。倚音这个运指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其他的因为存在着速度和均匀性的要求,学生似乎不大容易去掌握,或者吹奏的时候干脆敷衍了事。当然,这些技巧对旋律整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吹奏效果却是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就采用了知识积累的方法。即在练习一个曲子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先加一些适合演奏的技巧进去,让学生进行对比演奏,然后我再进行修改,或是插入某一种技巧,并且只出现一次,他们自然而然会意识到其中的妙处及技巧的重要性。技巧出现一次,难度就减少,学生感觉不到技巧的难度,但是随着所学乐曲的增多,技巧的练习也随着巩固了。
3.吐音的练习
在吐音练习上分为单吐,双吐和三吐。双吐法是在单吐的基础上的一种变化与发展。在这个技巧上,舌头就好像一个活塞,可以起到阻碍气流的作用。吐音的发音方法,就是在吹之前将舌头顶住上牙床,在吹完时舌头一接触吹口附近的位置就马上向里缩回,使气流吹出,达到断音的效果。
1)单吐练习
我就让学生先去念“吐”这个字,体会念字的时候口腔里是怎样的一个状态的。然后再在竖笛上发音练习。这个学生还是很容易就能接受并学会的。但是刚学时学生容易用“呼”去吹,没有音头。这在一开始就要纠正过来,否则到后面就很难纠正了。在这个问题上我就示范用“吐”和 “呼”两种不同的方式去吹同一个旋律,让学生自己比较,分辨。学生很快就能掌握。
2)双吐练习
这是舌头一个动作的往返发两个音的练习,即由舌头发出“Tu”音后,同时由舌根和软腭相交,气流冲发出“Ku”音的第二个音,这两个音相互交替出现,形成“TKTK”的声音,即为“双吐”。这是个比较不容易掌握的技巧。如果不仔细听,很难跟吐吐区分开来。在这个技巧练习上,我采用不吹奏乐器的方法进行练习,先用嘴巴进行发音训练。先用慢的二分音符一拍练习,逐渐用十六分音符进行快速的练习,并且是大声的念出来,要求“Tu”和“Ku”的音量尽量相等。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在念这些的时候口腔与舌头是怎样的一个状态的。在能够熟练自如的“念”出这种发音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练习。在练习曲的布置上,就给他们先布置同一个音的吐苦练习,让他们容易掌握。比如:像1111 11 ︱1111 10‖这样的练习。等他们完全掌握以后再让他们吹像3111 2111︱3111 2111 ︱5333 5222 ︱5333 5222 ︱ 5333 5666 ︱5 0 ‖这样的练习。为让学生不感觉枯燥,等他们基本掌握以后,一样采用比赛的形式,增加乐趣。或是演奏《哇哈哈》这首曲子,旋律比较熟悉,里面也包含了很多吐苦的练习,基本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的技巧。吹起来生动,欢快,比较乐于被接受。
3)三吐练习
一般是由一个单吐与双吐相结合(TTK),或由双吐与单吐组合而成(TKT)。当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后,就能吹奏相关的乐曲了。在乐曲中去练习这些技巧,就不至于太单调了。
三、创设机会,展示自我
农村里的学生可以一展特长的机会比较少,而且农村孩子因为父母不重视其艺术方面的发展,所以他们没有学习任何乐器的机会。也因此,当他们中间有人会吹奏竖笛的时候,在其他同学眼中,也是一见很令人羡慕的事,这会令他们更有自信。因此在他们能吹一些简单曲子的时候,就给他们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
1、校内展示
1)课堂展示。平时以课堂展示为主,上课时让吹的好的学生上讲台演奏,其余的学生指出他的优缺点,或者以挑战赛的形式。然后老师再进行点评,这样的形式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调动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充满艺术的光彩。
2)班会展示。在主题班会课上时,鼓励学生在班会课上展示自己的特长,加强学生的荣誉感,也同时能够达到感染其他同学的作用。
3) 汇演展示。在学校艺术月(节)、元旦汇演等大型活动中,鼓励学生参加,并安排齐奏、合奏和重奏等多形式的演奏方式,通过展现成绩,他们学习的信心更高,劲头更足。
2、校外展示。在这部分主要是跟镇上的文化站联谊,通过组织各种文艺活动,比如安排学生参加“乡村流动大舞台”活动,到各村镇社区演奏,这样来拓宽舞台,让学生的竖笛展示从校内走向校外,面对更大的舞台,能更好的开阔学生的视野, 更好的锻炼演奏的技能技巧,并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竖笛带来的快乐。
布鲁纳曾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把竖笛引进我们的音乐课堂不仅仅是要学生会吹,真正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及时的将竖笛引进课堂,学生通过竖笛视谱演奏,可以促进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竖笛以它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了自信心,从而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水平和艺术修养,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把竖笛带进小学音乐课堂的益处》孙佳星 温岭教育网 2010
2.《以竖笛教学进课堂解读新课标》 徐进 洪啸音乐教育网 2007
3.《竖笛演奏与教学》 韩中健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高肖颖,1983.5,女,汉,职称(中二),本科学历,单位(浙江省桐乡市高桥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高桥实验学校),邮编(3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