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王丽姣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培养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王丽姣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民族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培养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完善,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少年成为课改的新方向,也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文章立足于高中英语课程教学,针对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育问题;?优化策略;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概述
        从广义上来讲,核心素养包含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情感认知、知识水平、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强调的是实践、修养、能力的调整。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弥补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深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还能开阔学生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最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基本概述
        (一)教育教学活动缺乏延展性
        作为语言类基础课程,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升学的巨大压力,教育工作者为稳中求胜,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沿用传统的教学素材,未能根据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将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教学中,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没有得到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未能充分发挥,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除此之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度依赖教学素材,各项活动的开展大多以教材内容为主,未能全面了解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学习受限,学习素养也得不到保障。
        (二)学生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宗旨就是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方身份和内容进行转变和改革。要转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绝对主体的现状,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思考。对于教师来说,要由传统的教育工作者转变为教育学习者,但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未能对自身的教学职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站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开展课程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综合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运用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三)教师教学路径不清晰、不明确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产业时代背景下,经济贸易往来愈发频繁,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对教师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英语教学来说,结合文化背景进行融合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根本前提。但综观当前的课程教学活动,受以往固有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缺乏对学生教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教学环节与教学过程设置烦琐、教学路径不清晰等问题屡见不鲜,长此以往不仅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造成极大影响,更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基本概述
        (一)合理设置教学问题,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学问题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和英语综合水平,在进行教学问题设置时,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问题,从而保障学生的自身能力有所提升,规避学生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的产生;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在不断强化他们对于文章理解程度的基础上,为全面训练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采用情感式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相对而言,他们的情感更加丰富,性格也偏向情绪化,因此,为从根本上有效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情感式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也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改革战略。具体而言,在日常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在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基本情感方向,为后期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据调查,情感式教学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西方文化作对比讲解,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在体验不同文化的基础上,体会人们不同的情感,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
        (三)拓展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课程教学延展性的缺失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学的延伸性不仅是教师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学生保持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教学延伸性的缺失阻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对整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产生不良的影响。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高中生进行丰富的课外阅读,在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以此来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续写文章故事,在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最终为预期教学目标的获得创造良好条件。
        (四)采取互动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灌输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是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教学时采取的主要教学手段,而这种单一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知识的记忆,但是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更会使其产生畏难情绪,抗拒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从而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最终目的是确保学生对于英语的灵活运用,但经过大量的教研数据分析可知,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不仅未能取得预期的教学目的,更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在后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方面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即采取互动式的教育教学手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确保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进行自我归纳、自我总结和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语感,最终实现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贸易往来愈发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性学科,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及语言运用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于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而言,英语教学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还肩负着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重任。为在繁重而艰巨的教学任务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对教育学习手段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理论,掌握核心素养要求,明确英语教学内容和目标,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这也是当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范爱筠,潘俊伟,张文庆.对于通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思考[J].海外英语,2017(12).
        [2]李蕾蕾,韩志国,侯媛媛.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广场,2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