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杨兴东
[导读] 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来说显得比较重要
        杨兴东
        山西省孝义市朝阳街小学  032300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来说显得比较重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利于课堂高效教学的开展。本文论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现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开展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学科教学之中,都在尝试着用新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一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之中也有着显著的体现。在小学美术教学之中,老师开始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对美术知识能够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美术学习效率的提高。
        1.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美术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之中,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很多老师没有认识到美术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美术教学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启发的作用,而且很多的美术老师没有认识到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审美的重要性,只是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数外等主干学科比较重要,而美术教学是可有可无的,持有这种观点的老师比较多,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美术听课效果,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会变得比较低,在之后的学习活动之中,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老师需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1.2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落后
        在小学美术教学之中,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习惯上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整个教学活动比较落后,就是老师习惯上用一人讲,众人听的方式,来给学生讲述美术知识,学生处在被动接受老师讲课的状态,缺乏自主的学习与探究意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被动地接受着老师所讲述的课程内容,没有对美术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所讲述的美术大多比较空洞,缺乏实践性,难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这样所讲述的内容比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课堂之上,这就需要老师格外注意,意识到美术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快速地进行美术学习。
        2.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美术教学之中,老师需要注意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美术知识。因为多元化的教学可以弥补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新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就会促进学生美术学习效率的提高。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来通过这些例子,来向学生反映美术知识,这样可以清楚地展示美术知识的内在含义,让学生找到美术知识学习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潜力能够容易得到发挥,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识也有有一种新的体悟与认识。
        2.2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老师需要注意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注意丰富整个教学的资源,能够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当中的网络资料,来让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合理地认识,找到一些美术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当中的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出美术知识的内容,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也能够进行激烈的探讨与学习,找到美术知识学习的内在规律,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方便学生去查找相关的美术资料,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找寻美术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学生在运用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
        2.3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之中,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之中,去找寻一些学习的乐趣和快乐,这样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会变得更加深刻。因为很多的美术作品都是来源于实践,与实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师如果能够取材于实践,从实践中找寻美术知识的内涵,就会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对美术内容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例如,老师可以开展绘画比赛、美术知识问答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让学生对美术知识能够有自己的独到认识和见解,找到美术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与联系,从而加深对美术知识的印象,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
        2.4创造自由开放的教学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由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光是“教”,更多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课堂上,教与学的活动都比较活跃,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注重过程与方法,在美术课堂学习中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呈现在课堂学习中。
        2.5创设多元评价、自我表现的舞台。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美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学生的经验不一致,且经验的广度和深度有差异,即使同一个班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有的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评价目标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美术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是美术教育的启蒙阶段,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利用学生对美术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美术学科的趣味性,并将这份好奇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回归教育的本质“立德树人”。
        总之,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要想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需要老师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美术学习,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得整个美术教学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学生在之后的美术学习之中,效率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姬.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5).
        [2].王涛. 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
        [3].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1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